挑刺機器人

[ 睡前故事 ]

(一)

米漿博士發明了一個挑刺機器人,給它起名叫吉陶樂。挑刺機器人,當然就是用來挑刺的。

米漿博士喜歡吃魚,可他拿魚刺沒辦法。吃魚難免會被刺卡住,哎喲,要多難受有多難受!

那麼,就吃一些刺少的魚吧。但是,米漿博士是個科學家,科學家的精神就是迎難而上。如果因為一件事做起來困難就不做,那人類還能進步嗎?而且,米漿博士覺得,多刺的魚就是比少刺的魚鮮美。

所以,吉陶樂誕生啦!

為了測試它的效能,米漿博士特地買了一堆多刺的魚,比如鰣魚、鯪魚、鯉魚、鯽魚……這些魚的刺有許多還是隱藏在肉裡的,你以為沒有刺,一口吃下去就卡了,防不勝防!

(二)

讓我們看看吉陶樂是怎麼挑刺的吧。

吉陶樂的一隻手是鑷子,另一隻手是手術刀,一雙眼睛是顯微鏡,它彷彿是一名專業的醫生。它懷著給中槍的人取子彈一樣的嚴謹,剖開每一條魚,將它們的刺包括肌間骨、魚鱗、苦膽全都剔得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再看那些魚,它們仍然保持著完整的面貌,不親口嘗一嘗,壓根兒不會知道一根刺都沒了。

米漿博士從此過上了安心吃魚的生活,不必擔心“暗藏殺機”的魚刺,這感覺太棒啦!

不過,這世上好吃的東西那麼多,魚再怎麼美味,也不可能頓頓上桌。那吉陶樂不就常常沒事幹?

“你應該可以做更多事。”

於是,米漿博士把吉陶樂借給天馬餐廳,讓它幫助所有吃魚的客人挑刺。沒說的,吉陶樂大受好評!

(三)

這天,吉陶樂正為客人們服務,忽然看到店外有個孩子在哇哇大哭。

“怎麼啦?”吉陶樂出去問他。

“我的手扎到刺了,嗚嗚嗚!”

你也有過這種經歷吧?有時候,那些木頭做的物件會悄悄使壞心眼,往你的手指上扎一根木刺,又細又尖的木刺嵌在肉裡,疼死啦!

“我幫你取出來吧。”吉陶樂說。

“你可以嗎?”

“我可是挑刺機器人呀!”

吉陶樂的一根手指變成了細細的針,輕輕地探入了孩子的手指肚。你可別嚇得遮眼睛,這並不疼。再麻煩的魚刺,吉陶樂都能搞定,更何況這根小小的木刺呢。

(四)

吉陶樂輕輕鬆鬆將木刺挑了出來。

孩子的手指不疼了,他高興地請求:“我的朋友們也需要幫助……”

昨天,一群淘氣的孩子結伴去野外玩。穿過一片草叢時,每個人的衣服上都紮了好多鬼針草。你知道鬼針草嗎?那是一種好像刺蝟的植物,小小的一株卻長滿了又硬又細的刺。一旦沾上了就讓人抓狂,好好的一件衣服就跟突然長滿了細毛刺似的,怎麼都清不乾淨!

現在好了,有了挑刺機器人。吉陶樂去找那些孩子,幫他們一個接一個地挑除煩惱。

吉陶樂的貢獻被天馬診所的康大夫看在眼裡,他急切地說:“我需要你的幫助!”

在春季,楊絮、柳絮、梧桐絮漫天飛舞。你熟悉這幾種飛絮嗎?它們都是植物的種子,一縷一縷細如牛毛,在風中飄揚時好似下雪。這些飛絮還會進入人的眼睛、呼吸道、毛孔,引起劇烈咳嗽、面板紅腫,如果碰到容易過敏的人……那可就糟糕啦!

最近康大夫就接診了好多這樣的病人,他實在頭疼得要命。

“飛絮也是一種刺。”康大夫靈機一動,“吉陶樂,你能幫忙挑嗎?”

米漿博士和天馬餐廳老闆都很支援,他們對吉陶樂說:“你應該可以做更多事。”

(五)

於是,吉陶樂就去了天馬診所。

從魚刺、木刺到飛絮,難度越來越高,因為要挑的“刺”越來越細,越來越軟。但是不要緊,吉陶樂用的心更細,吉陶樂的手更輕柔。

這次,吉陶樂啟動了手指的吸塵功能,輕輕摩挲著病人們“中招”的毛孔,用靜電將鑽進去的飛絮吸出來。而患者只覺得有點癢癢的,被吉陶樂挑完“刺”太舒服啦!

整個春天,吉陶樂都忙著造福被飛絮困擾的病人,這下康大夫輕鬆多了,終於可以抽空讀讀書了。

康大夫非常喜歡讀書,對他來說,那既是學習,也是消遣。但如果看到不好的書,他就會很生氣。

“這本書寫的什麼呀!”康大夫丟掉一本沒看完的書,“太爛了,這樣的書怎麼能出?編輯都不給挑刺的嗎?”

“挑刺”二字一出,吉陶樂頭頂的燈泡就亮了,康大夫也意識到了什麼。

“吉陶樂,你應該可以做更多事!”

(六)

吉陶樂撿起了那本書,“咔咔咔”,萬能的手指頭變成紅筆了,它就像批改作業那樣批閱這本書,從錯字錯句到情節構建、價值導向……

這本書有許許多多無形的“刺”,難度與數量都無法想象。但吉陶樂是挑刺機器人,這可難不倒它!

吉陶樂將改完的書遞給康大夫,看得他拍手叫好:“你把我想說的都說出來啦,還找到了很多我忽略的‘刺呢!你應該去當編輯!”

於是,吉陶樂被推薦到了天馬出版社。

報紙、雜誌、書籍……出版社每天都會收到好多好多投稿,裡面埋伏著好多好多的“刺”。吉陶樂用電子眼快速掃描書稿的字裡行間,用機械手快速批改那些漏洞瑕疵,在給出一本書的修改意見時,還不忘附上給作者參考的書籍……

吉陶樂迅速獲得“最受歡迎編輯”的稱號,不管是新人還是名家,面對它的挑刺都是服氣的,甚至有人在投稿時開門見山地表示:希望能讓吉陶樂編輯審閱!

(七)

這天,吉陶樂像平常一樣,翻閱起一份還冒著熱氣的來稿。

“嗶嗶嗶……”,看了沒幾行,電子眼開始報警了。吉陶樂罕見地放慢了審閱的速度,這稿子不能簡單地說“好”或者“不好”。

這是一篇童話,講的是在一片漆黑中一個睡著的小孩。他睡了好久好久,終於醒來了,一睜眼就看到了一顆亮閃閃的彈珠,他就一把拿過來玩,沒想到那是太陽呀!這下好了,地球陷入了永恆的黑夜……

毫無疑問,這篇稿子的想象是瘋狂的,文字也比較粗糙,從頭到尾寫的都是好玩兒的事情。這篇童話讓吉陶樂一看就想挑刺:想象應該更有邏輯,文字應該更優美些,怎麼能只有嘻嘻哈哈的內容呢?故事的中心思想是什麼呢……

很快,吉陶樂的電腦裡顯示出修改一新的稿子:它的確變得更成熟、更細膩,更像一個優秀作家完成的。與此同時,一些如同寶石般閃閃發光的東西也消失了……

(八)

“請問,這篇稿子是誰寫的呀?”吉陶樂隨口問一位編輯。

“噢,是一個小學生,特別愛寫童話。聽說他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寫起來就什麼都忘了。”編輯託著下巴回想起來,“他經常給我們來稿,但每次都會被退稿。你也看過了,原因嘛你懂的,有太多需要改正的地方。”

“可是改了的話,就不是孩子寫出來的東西了,挺可惜的……”

“唉,可是有些刺,該挑就得挑呀……”

最後,那篇童話沒能透過,吉陶樂也離開了天馬出版社。

“真可惜,吉陶樂。沒有了你,我們的效率肯定要大打折扣。”編輯惋惜地說,“但是你肯定要去另一個更需要你的崗位,對嗎?接下來,你要挑的是什麼樣的刺呢?”

吉陶樂點點頭:“我要去學校。”

學校裡有好多好多孩子,他們就像一棵棵綠色的仙人掌,充滿生命力,但也長著好多刺。

吉陶樂心裡暗暗地想:有些刺需要挑,有些刺卻是需要保護的。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戴眼鏡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