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曲周郎

[ 成語故事 ]

三國時吳國的都督周瑜,字公瑾,當時吳中人們都習慣地稱他為周郎。他不但足智多謀,善於作戰,而且精於音律,有很高的音樂欣賞能力。據《三國志·吳志·周瑜傳》載,周瑜聽人演奏的時候,即使多喝了幾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點兒錯誤,也一定瞞不過他的耳朵。每當發現錯誤,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說:“喂,你錯了。”因此,有兩句歌謠道:

“曲有誤,周郎顧。”

唐代詩人李端的《聽箏》詩,有兩句道:“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為了讓心愛的人多看我幾眼,老是故意地彈錯)。就是用的這個典故。

後來,欣賞音樂或聽歌、聽戲,就叫做“顧曲”。歌曲評論家、內行人,就稱為“顧曲周郎”。明朝人沈德符撰著的一本專論戲曲的書,書名就叫“顧曲雜言”。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刮目相看
下一篇: 古調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