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親舍”這句成語,出自狄仁傑的故事。
狄仁傑,字懷英,唐初太原人。是唐高宗和武則天時代的名臣,歷任大理丞、河南巡撫、豫州刺史等職,後來還做過宰相。據《唐書·狄仁傑傳》載,狄仁傑年輕時曾任幷州法曹參軍(當時的幷州即太原府,舊治在今山西太原西南,法曹參軍,是司法部門的官員)。
那時,狄仁傑的父母住在河陽(今河南孟縣附近)。一天,狄仁傑登太行山,向河陽的方向遙望,見那邊有一片白雲,孤零零地飄浮在寂寞的天空中。他指著白雲,對左右同行的人說:“我親舍其下(我的父母住在那片白雲的下面)!”狄仁傑呆望了好了會兒,直到那片白雲漸漸地消失了,他才悵然離去。
“白雲親舍”於是成為形容相信父母的一句成語,也作“白雲孤飛”。
但是,也有人說,這句成語恐怕並不是始於狄仁傑。因為至少在狄仁傑之前的六朝時代就有以白雲來借喻思念親友的心情了。例如,在南北朝時,南齊的文學家謝朓就曾在他的文章裡用過“白雲在天,蒼波無極”這樣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