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記有這樣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有一條白龍變作一條魚,到人間遊玩。它在清清的河水裡游來游去,覺得很有趣。忽然打漁人豫且走來,看見這條魚倒不小,就一箭射了過去,白龍被射傷了一隻眼睛,負痛而逃。它非常生氣,於是向天帝告狀,要求懲治豫且傷害神龍的大罪。天帝問明原委後,說道:“打漁人是捉魚為生的。豫且射的是魚而不是龍,他有什麼罪呢?問題倒是你自己,你為什麼要變作魚呢?”
後漢張衡的《東京賦》中有一句道:“白龍魚服,見困豫且(白龍變作魚形,被困於豫且)”,就是引用了這個典故。後來的“白龍魚服”這句成語,也就是從這裡來的。舊時,人們借用這句成語來比喻貴人微服出行(隱藏身份,化裝到民間去)。
不過,上述的神話故事也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如根據《楚辭·天問》的王逸所注,那麼故事就會是這樣的:河伯(黃河之神)化為白龍在水濱遊玩,后羿見了,一箭射傷了他的左眼。河伯於是上訴至天帝,請殺后羿。天帝說:“你是河神,后羿怎麼能射你?誰叫你變成動物的?后羿射的是動物,難道有什麼罪嗎?”——這裡說的不是白龍和豫且,而是河伯和后羿了,但是,故事的情節和結構卻是大致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