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與燈塔”

[ 哲理故事 ]

在一個小漁村中,有一位年老的盲人,他個子矮小而憨厚。每天清晨,他總是踏著堅定的步伐前往海邊散步。村民們都很欣賞他的堅強和樂觀,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勇士。

有一天,一位好奇的年輕人走上前,問道:“先生,我一直好奇為什麼您每天都要來海邊散步?您看不見,也無法感受到海的美麗。”

盲人微笑著回答:“我的孩子,雖然我看不見,但是我可以感覺到大海的存在。每當我來到海邊,我可以聽到海浪的輕拍和鷗鳥的叫聲,我可以感受到海風的清新和鹹味。雖然我無法親眼見到,但我可以用心去感受,那是一種心靈的愉悅。”

年輕人變得更加好奇:“但是,先生,您為什麼總是來到海邊呢?”

盲人沉思片刻,輕輕地說道:“古時候,這個小漁村曾經有個燈塔,它照亮了整個海岸線,保護著我們漁民免受危險。然而,多年前燈塔因為一場風暴被徹底摧毀了。可是,即使燈塔不在了,我依然來到這裡,每天都散步。這樣做讓我記住了一個重要的哲理——內心的光輝比任何物質的光輝都要重要。”

年輕人疑惑地問:“什麼是內心的光輝?”

盲人靜靜地回答:“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塔,它象徵著我們的信念、智慧和愛。如果我們失去了物質的光輝,我們還可以依靠內心的光明繼續前行。這個世界上的困難和挑戰很多,但只要內心的光輝永存,我們就能找到正確的方向,勇往直前。就像我,並不是每天都能看見大海,但是我內心深處的燈塔永遠照亮著我。”

年輕人被盲人的話深深感動,心中湧起一股對人生的新旅程的渴望。從此以後,他更加珍惜自己擁有的每一寸視力,並將內心的光輝燃亮,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與希望。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