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那年,在初秋的一個月圓之夜,我與一隻小老鼠偶然相遇,從此再也沒有忘掉它那雙亮閃閃的眼睛。
那年我剛從山村來省城上大學,住在一間學生宿舍裡。我的床在靠窗的位置,床頭放著我的小書桌,很方便。我們的宿舍樓前是一塊空曠的運動場。我們沒有裝窗簾,晚上月光和星光都會灑在我的床前和桌上。
那天晚上月光很亮,半夜裡我被太過明亮的月光“吵”醒了。我睜大眼睛躺在床上發了一會兒愣,然後翻了個身——在我的書桌上,有一團柔軟的灰色。那是一隻小老鼠,它蹲伏在那兒,用亮晶晶的眼睛看著我。我也看著它。在明亮的月光裡,我們相互看了大約一秒鐘。它從視窗爬出去,我側轉頭繼續睡覺,但這一秒的對視從此定格下來,一直留存在我的記憶裡。後來我寫童話的時候,每當寫到小老鼠,這個月光下的影子就會跳出來。於是,它成為了《紅鞋子》中那只有些孤獨、粗野的小老鼠,成了《小老鼠的魔法書》中那隻幸運的小老鼠。
老鼠進到一家人的房子裡,絕不是為了扮演可愛的童話精靈,大多是為了偷米、偷花生,咬木頭磨牙。當然,如果它到我家裡,有時候也難免會嚐嚐書的滋味。一隻老鼠在你家米桶裡拉點屎,在衣櫃裡咬破一件衣服,將廚房的櫥櫃門咬去一角,都屬於正常現象。但跑進我家的那隻老鼠幹出的一系列事情,卻可以稱得上瘋狂了。
最初我在三樓房間的地板上發現了咬碎的木頭,在衣櫃裡發現了黑色的老鼠屎和被咬爛的衣服,心想這隻老鼠真傻,一樓是廚房,有米,有面,有花生,有黃豆,垃圾桶裡還有食物殘渣,它為什麼不去呢?家裡每間房的門都是開啟的,這隻老鼠很容易就能跑到廚房裡去,但它卻鐵了心似的要呆在三樓。衣櫃裡的老鼠屎打掃乾淨了,衣櫃門也特意關上了,可是過不了幾天櫃子裡又有老鼠屎出現,冷不丁又有一件衣服上出現了一個破洞。
既然這隻老鼠執意要留在三樓,我們也沒有辦法。為了消滅它,只好找來粘鼠板,在四處佈下陷阱。
自從三樓放置了粘鼠板,老鼠就不在三樓活動了。幾天後,住在一樓的阿姨告訴我們,這隻老鼠到二樓來了,晚上在客廳和書房裡走來走去,動靜大極了,簡直像人在走動。
聽了阿姨的話,我也留了心。果然,晚上,我在三樓也能聽到二樓客廳裡的動靜,真的像是有人在走動。能弄出這麼大動靜的老鼠,一定是隻大老鼠。
於是,我們將粘鼠板移至二樓,但老鼠始終沒有被粘住。既然粘不到它,就開個方便之門,讓它在夜裡逃出家門,它能保全了性命,我們也落得清淨。於是,我們總是故意把通往陽臺的門開啟,方便它夜裡逃走。但它卻一門心思在我家耗上了,遲遲不肯離開,家裡被損壞的東西也越來越多了。
二樓客房的床單被啃得千瘡百孔。
一天晚上,我先生晚歸,襪子脫下來後順手放在二樓衛生間的門口。第二天早晨,門口只有一隻襪子,另一隻襪子怎麼也找不到。
直到有一天阿姨進行大掃除,搬開客廳的沙發,才發現那隻襪子在沙發後面。沙發上還有一個菜碗大小的洞——當然是被老鼠啃出來的!
從此以後,這隻老鼠更加肆無忌憚了。
白天,我在書房裡看書,它就在我頭上的空調管道里散步。通風口就在書桌的正上方,我懷疑它就在我的頭頂上窺視,時刻擔心著它會一個不小心從通風口掉出來,掉在我的脖子上。如果真是那樣,我想它大概會不失時機地啃我一口——它已經啃過木頭、書籍、沙發、衣服和床罩了,說不定什麼都想試試味道呢。
它一直呆在房子裡不走,是不是想把人趕走,獨佔了這房子呢?
晚上,它在一樓、二樓、三樓隨處溜達,有一次還和我不期而遇。它在我的眼皮底下從容不迫地經過過道,鑽進客廳的沙發底下。我隨即把大家都叫過來,關上門窗,還將兩隻狗從院子裡喚進來,想齊心合力捉拿它。我們翻遍了整個客廳,卻沒有找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