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棨是什麼意思 棨的解釋 棨怎麼讀

“棨” 字共有 12 畫,拼音:qǐ,注音:ㄑㄧˇ,部首:木,筆畫數:12 畫,字型結構:上下結構,五行:木,五筆:YNTS,Unicode編碼:U+68E8,鄭碼:WMMF,倉頡:HKD,“棨”字筆順為:丶フ一ノノ一ノ丶一丨ノ丶
簡體 繁體
拼音 qi 音標
部首 結構 上下結構
五行 五筆 YNTS
筆畫 12 畫 繁畫 12 畫
注音 ㄑㄧˇ Unicode U+68E8
鄭碼 WMMF 倉頡 HKD
筆順 丶フ一ノノ一ノ丶一丨ノ丶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棋 [ qí ]
下一個字: 椠 [ qiàn ]
【棨】的意思 補充糾錯


古代用木頭做的一種通行證,略似戟形:棨信。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種儀仗,木製,形狀似戟:棨戟。

筆畫數:12;
部首:木;
筆順編號:451331341234


【棨】的詳解 補充糾錯


【名】
(形聲。從木,啟省聲。本義:古代用木製的一種符信,透過津關的憑證)
同本義〖tally〗
棨,傳信也。——《說文》
除關無用棨傳。——《漢書·文帝紀》。注:“棨者,刻木為合符也。”
又如:棨傳(古代作通行憑證用的一種木製符信);棨信(傳信的符證)
有繒衣的戟。為古代官吏出行時用作前導的一種儀仗〖flagscarriedbyaguardofhonour〗
建幢棨。——《漢書·韓延壽傳》。注:“有衣之戟也。”
棨戟十。——《漢書·匈奴傳》
又如:棨戟(有繒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戶(設有棨戟的門戶)

【棨】字組詞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