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檄是什麼意思 檄的解釋 檄怎麼讀

“檄” 字共有 17 畫,拼音:xí,注音:ㄒㄧˊ,部首:木,筆畫數:17 畫,字型結構:左中右結構,五行:木,五筆:SRYT,Unicode編碼:U+6A84,鄭碼:FNSM,倉頡:DHSK,“檄”字筆順為:一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簡體 繁體
拼音 xi 音標
部首 結構 左中右結構
五行 五筆 SRYT
筆畫 17 畫 繁畫 17 畫
注音 ㄒㄧˊ Unicode U+6A84
鄭碼 FNSM 倉頡 DHSK
筆順 一丨ノ丶ノ丨フ一一丶一フノノ一ノ丶
補充糾錯
上一個字: 檀 [ tán ]
下一個字: 檐 [ yán ]
【檄】的意思 補充糾錯


古代官府用以徵召或聲討的文書:“此臣之所謂傳檄而千里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體名,“檄文”與“移文”的合稱。檄文多用於聲討和征伐;移文多用於曉喻或責備)。

筆畫數:17;
部首:木;
筆順編號:12343251141533134


【檄】的詳解 補充糾錯


【名】
(形聲。本義:檄文)
同本義〖acalltoarmsinancienttimes〗
太祖得書,便命移檄。——《英烈傳》
制府檄下。——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
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設意修詞(“文檄”即檄文。古代用以徵召、曉喻或聲討的文書)。——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奉檄守禦。——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又如:傳檄(傳佈檄文);羽檄(上插鳥羽的古代徵兵軍書)
泛指信函〖letter〗
使君子年善?來檄可求。——王安石《寄丁中允》



【動】
用檄文曉諭或聲討〖announce〗
按察司行文檄了知縣去。——《儒林外史》
檄其人士,於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顧終不成。——魯迅《墳·摩羅詩力說》
又如:檄調(行檄調動);檄委(用檄文曉諭、託咐)

檄文
xíwén
〖anofficialpublicdeclaration,addressedtojuniorofficersandpeople,usu.onstartingacompaign;call(summons)towar〗古代寫在木簡上的官方文書,用於曉諭、徵召、聲討,特指聲討的文告
操作檄文以達諸郡。——《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