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病初脾胃失健,溼邪內生,鬱久化熱,溼熱內蘊,外越肌膚則疹色鮮紅,浸淫流液,病久反覆發作,陰血被耗。氣血失和,化燥生風,肌膚失養,粗糙肥厚,纏綿難愈。總之,該病屬溼熱,血熱,溼阻,血燥所引起。臨床應根據患者的體質、脈證,選方用藥,不可拘泥成方。
本病的治療,辨別皮疹的溼、熱、風對於立法非常重要。皮損分佈、顏色、性質的不同是溼疹辨證的依據,如皮疹分佈在四肢伸面、背部的屬陽;屈面、腹部屬陰;頭面、上肢及軀幹上部的多屬風;下肢及陰部的多屬溼。同時結合脈、舌的變化加以全面分析,舌紅為血分有熱;苔黃膩為熱在肝膽;苔白膩為溼阻脾胃;脈沉細則為血虛等等。
<中醫辨證>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