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因素可導致乳腺癌
乳腺癌的前期病變:從正常細胞一下子變到癌細胞顯然是不可能的,它們之間有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逐步過程。研究發現,癌變過程是一個增生過程,如果只是細胞數量的增加,而沒有形態上的改變,就叫單純性增生;如果細胞數量增加,形態結構也有異常改變則稱為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程度中期者才有癌變傾向;不典型增生髮展到晚期,細胞形態結構有十分異常的改變,接近於癌變,這便是癌前病變。癌前病變可以有三個發展方向,一是逐漸加重變為癌;或者是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病變減輕;也可能停滯在這一階段,甚至到死也還是癌前病變,由於癌前病變發展到癌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這就是提供給我們一個消除癌症隱患的時機。
2、導致乳腺癌的因素有以下幾種:(1)乳腺癌的真正病因還不清楚,只瞭解乳腺癌的發生和內分泌、遺傳、病毒、免疫、環境等因素有關。同時清楚地瞭解到有些因素和乳腺癌發生有較密切的關係,這些因素也被稱之為易感因素,它包括:凡有乳腺癌家族史,特別是親生母親或同胞姐妹患乳腺癌,假如乳腺癌發病在絕經前,同時還是雙側患乳腺癌的,那麼遺傳的易感性就明顯增強。病人一側患乳腺癌,對側乳腺就比其它人容易患乳腺癌,如病理診斷為小葉原位癌或多灶性癌的,另一側乳腺癌也就好發。曾患囊性乳腺增生病,尤其是病理證實乳管內有活躍的乳頭狀瘤者,也易患乳腺癌。比正常人要多二、三倍,月經初潮過早(小於12歲)、閉經過遲(大於55歲),行經年限超過35年以上的。大齡未婚、未孕或第一胎足月產在35歲以後的。已婚未育、已育未哺乳者。因患或氣胸、有多次行X線透胸或胸片檢查史者。曾患功能性子宮1出血或宮體腺癌者。肥胖患者、尤其絕經後顯著肥胖或伴有甲狀腺功能低下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有欠缺者。有以上種種因素的更需警惕乳腺癌的發生。(2)據報道經常做人工流產1的婦女,患乳腺癌的機會較多。當人工流產突然中止妊娠,對卵巢功能是一次打擊,激素驟然下降,乳腺突然停止生長,腺泡萎縮。這種大起大落的現象,是一種逆生理狀態,除了有卵巢功能失調外,還可能造成乳腺淤滯,引起腫塊,發生多種乳腺病,乳腺癌的可能性也就增多。因此,多次人工流產對身體健康1是有害的,對乳腺癌發病也有關係,應該注意搞好主動避孕避免多次人工流產。(3)乳腺癌會不會遺傳是乳腺癌家庭十分敏感的問題,從不少事實可以證明,就是乳腺癌的發病存在家庭史傾向。在臨床上經常可見,母親得乳腺癌,女兒也得乳腺癌的機會比一般婦女要多2-3倍,並且發病年齡還要提前10年左右。姐妹之間共同發病就更明顯,如果母親患乳腺癌,同時母親的一個姐妹也患乳腺癌,那麼其女兒在40歲以前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沒有乳腺病家族史的婦女患乳腺癌比例要高40-50倍。如果上代患的是雙側乳腺癌,其後代患乳腺癌比例比單側乳腺癌的家屬要高3倍,是一般婦女的6-9倍。
實際上,乳腺癌是不會遺傳的,而乳腺癌家屬發病率高,是人類遺傳因素對乳腺癌的發病所產生多方面的間接作用所發生的。所以乳腺癌患者遺傳下去的並不是腫瘤本身,而是發生腫瘤的易感性。在這個基礎上,再受環境、飲食、心理狀態、內分泌狀況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則較一般人更易發生腫瘤。總之乳腺癌不會直接遺傳,間接的易感性是存在的,目前仍在繼續探索和研究中。
<乳腺>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