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補血方法二十則
補血方
血是人體最寶貴的物質之一,它內養臟腑,外濡皮毛筋骨,維持人體各臟腑組織器官的正常機能活動,使目能視、腳能步、掌能握、指能捏、神志清晰、精力充沛,這些都是血的功能。若血虛,不能營養人體,則面色無華、視力減弱、模糊、眼球乾澀、關節活動不靈、四肢麻木、面板乾燥、發癢、神志異常、頭痛眩暈、驚悸、失眠多夢等,因此,必須重視補血。
補血法適用於血虛之人。不是血虛,不能用這種方法。所謂血虛,即血少不夠用,常反映為全身性的血液虧損,或血液對人體某一部位的營養或滋潤作用減弱。臨床以面色蒼白無華、口唇淡白、頭暈眼花、舌質淡、脈細無力、婦女月經量少、衍期甚至經閉等為主要症狀。
[方一]
牛乳250克,粳米100克,白糖適量。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中,加清水,煮至半熟時,再加牛乳,煮至粥成,調以白糖進食。
本方有大補陰血功效。適用於虛弱勞損,形體羸瘦。
本方出自《調疾飲食辨》、《本草綱目》等,原方用於“大補陰血”,“老人甚宜”,為滋補虛損常用方。若日久失於調攝,或久病失於調治,臟腑虧損,陰血虧虛,則見虛損,法宜大補陰血。方中以牛乳血肉有情之品為主,大能補陰血,益虛損;以粳米為輔佐,補牌以助牛乳之力,合用而成大補陰血之方。本晶滋補之力較強,尤宜於虛損重症。
本品滋潤補益,對脾胃虛寒洩瀉及痰溼水飲者不宜食用。
[方二]
鮮烏賊魚肉250克,桃仁15,克,黃酒、醬油、白糖各適量。烏賊魚肉沖洗乾淨,切條備用。桃仁洗淨,去皮備用。烏賊魚肉放入鍋中,加桃仁、清水,旺火燒沸後加黃酒、醬油、白糖,再用小火煮至熟爛即成。
本方有養血調經功效。適用於血虛經閉。
本方出自《陸川本草》,原方用於“婦人經閉”,為治療血虛經閉的代表方,血虛沖任失養,血海空虛,則見經閉。方中以烏賊魚肉為主,血肉有情之品,大能養血調經;以桃仁為輔佐,活血調經。兩者合用,一養血以調經,一活血以調經,而以養血為主,故適用於血虛兼有血滯之經閉及血虛經閉。
《唐瑤經驗方》以本方去烏賊魚,加蓮藕煮食,則活血調經之力增強,原方用於“產後血閉”。
本方孕婦忌食。
[方三]
鮮桑椹1000克,糯米500克。鮮桑椹洗淨搗汁(或以幹品300克煎汁去渣),再將藥汁,與糯米共同燒煮,做成糯米乾飯,待冷,加酒麴適量,拌勻,發酵成為酒釀。
每日隨量佐餐食用。適用於肝腎陰虧消渴、便秘、耳鳴、目暗、瘰癧、關節不利等症。桑椹滋陰補血力強,輔以糯米補中益氣,提高療效。
[方四]
羊乳250克,羊脂60克。羊乳、羊脂放人鍋中,煮作羹食。
本方有補虛勞,益精血功效。適用於虛勞羸瘦。
本方出自《食療本草》,原方用於“補腎虛,亦主中風”,為補虛勞,益精血方。久病體虛,臟腑耗損,精血虧虛,則見虛勞羸瘦,法宜補虛勞,益精血。方中以羊乳為主,補虛勞,益精血;以羊脂為輔佐,補虛潤燥以助羊乳滋補,合用而成補虛勞,益精血之方。本晶補虛滋潤之力較強,對於虛勞羸瘦,肌膚枯憔者尤為適宜。
本晶溫潤補虛,對於外感未清及痰火內盛者不宜食用。
[方五]
豬裡脊、粳米各50克,花椒、食鹽、茴香、香油皆適量。將裡脊肉洗淨,剁成肉末,入食鹽、花椒、茴香、香油調拌,待用;粳米煮粥,粥將成時放入上述原料,再煮至肉熟米爛;每日2次。
豬裡脊即豬脊背上的瘦肉,結締組織較少,質地細嫩柔軟,無腥臊異味,入饌效佳。含蛋白質20%左右,並富含B族維生素和鐵等,脂肪約為8%。
據中醫古書記載,豬肉味甘鹹性平,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本草備要》謂:“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津液,豐肌體,澤面板。”《隨息居飲食譜》稱:“補腎液,充胃汁,滋肝腎,潤肌膚。”
配方中豬裡脊滋陰血,潤肌膚;粳米健脾益氣;花椒、茴香既可調味,又可溫中補虛。全方滋養陰血,補中益氣,常服可收肌膚滑潤光澤之效。
痰溼內蘊者不宜服用。
[方六]
鮮牡蠣250克。將其洗淨,用黃酒、食鹽、蔥姜醃泡半小時後,取出,人火上烤熟,即可。佐餐食用。
牡蠣的保健作用古已載之。我國明代《本草綱目》一書就記載:牡蠣“氣味甘溫無毒。煮食,治虛損,調中……炙食甚美,令人細肌膚,美顏色。”日本古書也記載牡蠣“甘溫,無毒,去脾胃內熱,消汗,止渴,解酒,補陰養血,久食面板嬌嫩。”牡蠣的美容作用源於它所含的蛋白質、糖類、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鋅、銅、碘、硒等營養物質,它們既能滋補強壯身體,又對面板起保健作用。
儘管牡蠣營養豐富,但遠離海邊的人們是很難吃到牡蠣的。為了使更多的人受益,中國和日本科學家聯合研製成“牡蠣精”。“牡蠣精”是透過先進的工藝處理,提取牡蠣中的有效成分製成的,它保留了牡蠣的營養,並使其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方七]
豬皮500克,黃酒、大蒜、生薑、醬油、食鹽皆適量。豬皮去毛,洗淨,切成長條,放人鍋內,加適量清水、蔥、姜、黃酒,以小火煨燉肉皮將熟時加食鹽、醬油、待肉皮熟爛,汁液粘稠時即可停火,倒人碗內,冷藏備用。佐餐用。
豬皮味甘性寒,養陰清熱,傳統用於解除少陰腎經邪熱所致的音啞症。近年來多用於潤膚美容。
豬皮的膠原組織經過熬煉,水解成明膠,它是和構成人體面板的膠原結構相似的一種動物蛋白,其分子量較低,易被人體吸收,這種膠質蛋白有增加面板彈性,延緩面板衰老的作用。豬皮需要長期連續使用,才能產生較好的潤膚作用。
有關單位從豬皮中提取出水解蛋白,研製成系列護膚晶。面板試驗表明,它們無任何刺激性和副作用,易被面板吸收,滋潤面板,有明顯的止癢作用;能修補和促進傷口癒合,減退色斑,使面板變得光滑、潔白、細膩而富有彈性,可使皺紋變淺。
[方八]
大豬蹄1個,松子仁、核桃仁各30克。豬蹄去淨毛,人鍋煮至半熟,去骨取皮,皮內裝上核桃仁、松子仁及零星碎肉皮筋,卷好,外用線紮緊,再煮至爛熟時取出,待冷切片,裝入盤中,佐餐食用。
據古書記載,本方中三味原料皆有滑潤肌膚的作用。豬蹄養陰血,“滋胃液以滑面板”(《隨息居飲食譜》);核桃仁補.肝腎,悅肌膚,“常服骨肉細膩光潤”(《食療本草》);松子仁潤肺養液。“潤面板,肥五臟”(《日華子本草》),三物合用共奏滋養潤膚之功。
本方的美容作用與原料的營養成分是分不開的。豬蹄中的膠原蛋白,是養顏保健之佳品;核桃仁、松子仁屬於堅果類食物,含脂肪和蛋白質都比較豐富,脂肪含量高達40%以上,其中主要成分是必需脂肪酸,它在體內有多種生理功能,缺乏時可影響細胞膜的功能,在嬰兒可能引起溼疹,在成人可能導致一系列面板病變。此外核桃仁、松子仁內的維生素E有延緩細胞衰老,減少面板色素沉著的作用。
凡高血脂、肥胖症、大便溏洩者不宜用本品。
[方九]
藕適量,粳米二兩,砂糖少許。將藕洗淨,切成薄片,同粳米、砂糖同入砂鍋內煮成稀粥。本方健脾、開胃、益血、止瀉,適用於食慾不佳,大便溏薄,熱病後口乾煩渴。
[方十]
乾紅棗50克,花生米100克,紅糖50克。棗洗淨泡發,花生略煮後取花生衣,將棗與花生衣同放人煮花生的水中,加冷水適量,文火煮半小時,撈出花生衣,人紅糖,溶化後收汁,作點心服用。
本方益氣養血,適用於血虛證。
[方十一]
淨母雞1只(約重1250克),桂圓肉、荔枝肉、烏棗、蓮子肉、枸杞子各15克,冰糖30克,調料各適量。雞腹部朝上放在大碗中,桂圓肉、荔枝肉、烏棗、蓮子肉、枸杞子置於四周,再加上冰糖及精鹽、料酒、蔥、姜、清水各適量,上籠蒸2小時取出,調味,撒上胡椒粉。
本方補血養陰,益精明目,適用於病後、產後氣血虛弱,面色蒼白,形體羸瘦等症。
[方十二]
藕粉、糯米粉、白糖各250克。藕粉、糯米粉、白糖放人盆中,加開水,揉成麵糰,放在籠內蒸熟即成。
本方有補虛益胃,養血止血功效。適用於虛弱食少,吐血,便血。
本方出自《本草綱目拾遺》,為治療虛弱失血方。體虛胃弱,血不循經,則見食少和失血。法宜補虛益胃,養血止血。方中以藕粉為主,補虛開胃,養血止血;以糯米粉、白糖為輔佐,糯米粉補益脾胃,白糖補虛潤燥,合用而成補虛益胃,養血止血之方。本品糯米取粉,則粘滯之性大減,尤宜老年虛弱者食用。
本品對痰熱內蘊者不宜食用。
[方十三]
母豬蹄2只,通草6克,黃酒、食鹽、蔥白、生薑各適量。豬蹄刮毛洗淨備用。通草放人紗袋中備用。豬蹄放入鍋中,加清水、通草、黃酒、蔥白、生薑,小火燉至八成熟,取出豬蹄,剔去其骨。原湯過濾去渣,加入豬蹄、食鹽,小火燉至熟爛即成。
本方有養血通乳功效。適用於產後乳少。
本方出自《梅師集驗方》、《隨息居飲食譜》等,方名為後補,原方用於“癰疽發背或髮乳房初起微赤”,“婦人無乳及乳癰,發背初起”,為治療產後乳少代表方。產後血虛,乳汁生化不足,則見乳少。法宜養血通乳。方中以豬蹄為主,血肉有情之晶,大能養血補血以充乳汁;以通草為輔佐,通絡下乳以助乳汁排洩。兩者合用,一補一通,補中有通,配伍精當,共成養血通乳之方。此外,本方並有託瘡功效,故還可用於乳癰和發背。
[方十四]
豬蹄1個,蔥白2根,黃酒、食鹽各適量。豬蹄去毛,刮洗乾淨。從趾縫處切成兩片,放入鍋中,加清水,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再加入蔥白、黃酒、食鹽,小火燉至熟爛即成。
本品有養血託瘡功效,適用於四肢瘡瘍腫痛,敗瘡不收。
本方出自《肘後方》。方名為後補,原方用於“毒攻手足,疼痛欲斷”,為養血託瘡方。血虛不能託毒外出,則見瘡瘍腫痛或敗瘡不收,法宜養血託瘡。方中以豬蹄為主,補血脈,託瘡毒,長肌肉;以蔥白為輔佐,通陽解毒以助託瘡。合用而成養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