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中藥護扶

小時候生病,媽媽會熬一大碗中藥,哄著我喝下去。“苦口良藥哦,喝了,快點好嘛!”在我的成長過程裡,這幾句話不知聽媽媽講過多少遍,喝中藥是否真的會令病情好得快就忘記了,只記得當時邊喝邊吐,至少有一半是吐了出來。或者如果媽媽改說“飲了會更漂亮”,我的反應可能會不同!到了現在,我反而不怕中藥的那種苦味,因為苦完之後,自會有一種甜甜的味道,感覺不錯。苦茶只是中藥的一部分,即使無病無痛,其實也可以開幾劑來調理身體,每晚媽媽所煲的湯水,說不定也有中藥藥材。自古以來,中藥能一代傳一代仍然受人尊重,不是沒有原因的。從“陰”“陽”出發中醫著重“治病必求於本”,以“人體最自然平衡狀態”為法則基礎,從陰陽、虛(空的)、實(寒熱)、表裡幾個方面的互相調和著眼。也就是說,身體若能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狀態便會良好,若平衡被破壞了,便是要治理的時候。美容原理跟中醫學一樣,都是要先調理內在,然後就會形之於外。用化妝品遮掩任何瑕疵無疑是最直接的方法,但長久下去,便會形成一種對化妝品的依賴。當然,我不是反對使用化妝品,但更重要的是,面板的質素完全是身體機能的反射。舉個簡單例子,要是你患上傷風、感冒或發燒等小病痛,人憔悴不在話下,連面板也變得暗啞無光。所以,健康1的人都比較漂亮,一點也不假。要達到好的效果,就要先了解人的體質。西醫從細胞組織等入手,中醫則以“陰陽”、“寒熱”和“溼燥”著眼,美容也可從這幾方面對症下藥,改善面板質素。比如:(一)溼熱的人面色多帶紅和有灼熱感,疲倦時面油多且膚色黝暗,容易出現暗瘡粉刺,治理方法重點是注重清潔,防止毛孔堵塞;(二)寒溼的人面色較蒼白,疲倦的會顯得浮腫和失去光澤,應注重消除面板角質,提高面板新陳代謝能力;(三)燥熱的人臉色會偏紅,疲倦時面板會變得乾燥和粗糙,間有紅斑和粉刺出現,重要的是要保持肌膚的水分;(四)寒燥的人臉色蒼白,因缺乏營養,新陳代謝功能緩慢,面板較乾燥,容易有皺紋,應多作按摩和補充面板所需的營養,增強血液迴圈。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類別,不妨觀察一下,或拜訪專業的醫師。當然無論你是什麼型別的人,都應該注重日常的清潔和營養補給。即使不常喝中藥,現在市面上不少含中藥如人參、紅棗、薏苡仁、茯苓、絲瓜絡等成分的護膚品,對改善肌膚質素也有一定的幫助。問題面板所謂美容,即是要漂亮,還要漂亮得健康。如果臉上出現暗瘡、粉刺等瑕疵,貪靚的人自然不會袖手旁觀,科技昌明對注重儀容的人的確是一個喜訊,但要治本,可針對問題嘗試一些中藥食療,有興趣不妨一試。(一)暗瘡:是由於油脂分泌過盛,積聚在皮層裡形成汙物,繼而含膿。食療:西瓜+絲瓜絡+茯苓。(二)雀斑:因曝曬或溼熱而成。食療:合掌瓜+蟬衣+馬蹄。(三)粉刺:體內困溼而成。食療:防風+扁豆+絲瓜。(四)皺紋:面板失去所需的營養和缺乏水分所致。食療:北芪+金蟬衣。(五)黑眼圈:睡眠不足和勞累過度引致。食療:熟地+酸棗仁+大棗。(六)眼袋:天生之外,最大原因莫過於睡眠不足。食療:蟬衣+木賊+土茯苓。(七)面板粗糙:出現於成熟的面板,受到空氣汙染,長期失眠或工作壓力,令面板失去光澤,變得粗糙和黯然無光。食療:西瓜+雪耳+百合。(八)枯黃憔悴:因疲累所引致,更是衰老的跡象。食療:柏子+杞子+蜜棗。大家可以照一照鏡,看看臉上有否找到以上的問題,沒有當然值得高興,有也不用苦惱,能保持心境開朗,處之泰然也是養生美容之道。最重要是找出問題的根源,然後慢慢解決。關於靈芝的點滴炎帝神農氏所創的《神農本草經》將中藥分為365種,分上中下三大類,跟人參一樣,靈芝被列為上品藥;有通五臟、利氣血之效,據說長期服用可延年益壽,祛病養良,具補益作用。嚴格來說,靈芝又可分為六種:赤芝、黑芝、白芝、黃芝、青芝和紫芝。六種靈芝的功效固然有所不同,但共通點則為延遲衰老,對精力減退,各種老化症狀尤為有效。靈芝的功效,除了眾所周知的抗癌外,還有其他,包括清除血液中的脂質,防治動脈硬化,減低中風機會,治療慢性疲勞症,修復胃或十二指腸潰瘍,醫治糖尿病或失眠等病症。當然還有美容之效。《本草綱目》裡記載:“靈芝,令人好顏色”。簡單來說便是記之曰“靚”。面色紅潤,自然給人健康感覺,要達到這效果,靈芝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它的功效包括:(一)促進血液迴圈;(二)靈芝含豐富的人體所需氨基酸,有助面板新陳代謝;(三)增強血液中SOD(作用為消除人體裡令面板老化的氧自由基)的活躍性和數量,有助減少皺紋;(四)可清除色斑,防止暗瘡,保持肌膚白嫩;(五)可消除體內過氧化的脂肪,均衡體內各種營養,有助減肥。生活在繁忙的都市裡,閒時進補,效果非一朝一夕,能夠持之以恆已經是成功美容的第一步。<美容>
補充糾錯
上一篇: 保溼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