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夏季食療藥膳兩款

“冬令進補”向來為人們熟悉,而“夏季進補”。有人心存疑慮。其實,只要方法得當,夏季進補也很必要。中醫認為夏季人體汗出太過則傷陽,津失太多則傷陰,加之晝長夜短,睡眠相對不足,人體易出現“虛證”表現。進補有藥補和食補兩種。根據中醫養生原則,夏季可吃一些鴨鵝類性寒食品,氣陰虛者,可適當用甘寒益陰之品;陽虛者可選用牛羊肉等溫中益氣。下面推薦兩款藥膳,藥膳是以藥物和食物為原料,經過烹飪加工而製成的具有食療作用的美味佳餚。
一、沙參老鴨湯
沙參,又名白參知母、羊乳,氣味微苦性寒無毒,主治血積氣,除熱補中益肺氣,療胃脾心腹痛,結熱邪氣。鴨又名鳧,氣味甘“大寒無毒”,主治“氣虛寒熱水腫”。主料,老鴨1只,沙參50克,老鴨剁塊,飛水,油鍋爆炒入料酒,炒出香味,將浸泡好的沙參,入淨布包起,同老鴨一同小火微煲,直至酥軟,加入調料上桌即可食之。功效:補中安髒,消瘀鎮驚,清火解熱。
二、十全大補湯
黨參、灸黃芪、炒白朮、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當歸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豬肚250克,豬肘250克,生薑30克,蔥、黃酒、花椒、食鹽、味精適量。1、以上中藥入潔布袋內,扎口備用。2、豬肘、豬肚和中藥袋同時入鋁鍋內,加水適量,放入蔥、姜、花椒、料酒、食鹽、置武火燒沸,後用文火煨燉,待豬肚酥爛時改刀入湯中,撈取藥物不用。3、服用時將湯和豬肚裝入碗中,早晚各吃一碗,傷風感冒者忌服。
“雙補氣血”適用於氣血雙虧,久病體虛患者。<食療藥膳>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