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時令食療:清明前後清補益

近日為廿四節氣的“清明”。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農曆書曰:“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潔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齊,故名也”。時下正是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相遇之際,亦日漸趨暖,所以天氣一會兒陽光燦爛,一會兒陰雨綿綿。人體常溼困四肢麻痺,在湯品調理中,除了要利水滲溼外,還要適當補益,因而養血舒筋最為重要,特推薦——
桑椹薏米燉白鴿
桑椹薏米燉白鴿具利水滲溼,又養血舒筋,同時還有祛風止痛的功效,不躁不涼,不失為春日補益之品,同時還能輔助治療血虛風痺,證見肩關節凝痛,伴有上肢麻痺、面色晦黃、頭昏、耳鳴等。
[材料]桑椹20克、薏米30克、白鴿1只(約150~200克),生薑2~3片。
桑椹性微涼、味甘,入肝、腎經,有養血滋陰,熄風,潤腸通便的功效,《新修本草》說它“單食,主消渴”;薏米性微寒,味甘、淡,入脾、腎、肺經,有健脾利水滲溼,祛風溼的作用,《本草新編》說:它“最善利水,不至耗損真陰之氣”;白鴿性平味甘,入肝、腎、肺經,有益氣補血,滋肝腎的作用,《食醫新境》說它能“治消渴飲水不足”;生薑則驅風祛腥醒脾胃。諸物合用,共奏利水滲溼、祛風止痛、養血舒筋之功。
[烹製]桑椹、薏米用清水洗淨,稍浸泡;白鴿宰好、去腸雜、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大燉盅內,加入清水1000毫升(均3碗半水量),文火燉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少許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人量,宜每週3~4次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