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重藥膳不如重營養搭配

我國的傳統飲食中一直有“藥食同源”的說法,很多人都會時不時地找來當歸、枸杞等藥材,給自己做一鍋滋補湯補補身體。不少餐館也時常出售加了藥材的菜餚,而且價格不菲,但衝著餐館打出的“藥膳”旗號,大家還是趨之若鶩。
藥膳不是普通食物。但是,現在很多老百姓就是自己按照對藥材的一點了解,在不了
解自身情況的條件下隨意吃加入了藥材的食物,認為這就是“藥膳”,這是很不科學的。中醫講究辨證論治,這同樣適用於藥膳。怎麼吃它,跟每個人的體質、疾病、年齡、職業、外界的環境都有很大的關係,要講究因人、因時、因病、因地、因季。另外,吃的量也很重要,有些人以為人參大補,一次吃上半斤,結果燒壞了身體。所以,吃藥膳前,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的毛病在哪裡,不是什麼病都能透過藥膳來治。就像勃起功能障礙,很多人希望透過藥膳“補起來”,但其實這種病的原因很多,像有些病例是心理原因導致的,不是光吃藥膳就能治好的。
其實,關注營養和搭配才是飲食中最重要的因素。
對於透過飲食來調養身體,我們應該有一個科學的理念,那就是別過於看重藥膳的概念,而應該注重食物的營養搭配。就像很多人愛吃北方的“大豐收”一樣,因為它是新鮮蔬菜。殊不知,大豐收裡的黃瓜含一種酶,會破壞維生素C。舉這個例子,是為了讓大家瞭解,食物的營養成分和搭配才是最重要的。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