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食療:驚蟄時祛溼痺
再過兩日為甘四節氣的“驚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其意為春雷響起,驚動萬物,也就是說從這時節起冬眠的生物甦醒了。上週還是料峭春寒,現快到萬物復甦時,天氣多為濃霧、微雨。人體常感四肢麻痺、關節活動不利,特推薦一款——
老桑枝煲雞肉湯
中藥老桑枝煲雞具有益精髓,祛風溼、利關節的功效。廣東民間亦常用它輔助治療風溼性關節炎、四肢攣痛麻痺、頸背牽引疼痛,慢性腰脊勞損等症。
[材料]老桑枝60克、雌雞一隻去毛及內臟(約500克)、生薑3片。
老桑枝性平味苦,入肝經,功能祛風溼、利關節、行水氣,《本草匯言》說它能“去風氣攣痛”,《本草備要》亦認為它能“利關節、養津液、行水祛風”,《嶺南採藥錄》還記載它有“去骨節風疾,治老人鶴膝風”的功用;雞肉性溫味甘,入脾、胃、肝經,功能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別錄》說它能“補益五臟,續絕傷,療勞,益氣圖”,《食療本草》亦認為它能治“踒折骨疼”,《日華子本草》也記載它有“止勞劣,添髓補精,助陽氣”的功用。二者合一,倍增祛風溼、利關節、益精髓的功效。
[烹製]用清水把老桑枝洗淨,並稍浸片刻;雌雞宰淨,去毛及內臟,洗淨。與生薑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後,改用文火煲約2個小時,再加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可把雞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