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酒
丹參艾葉酒—原名“丹參酒”
[藥物組成] 丹參 艾葉 地黃 忍冬 地榆各五斤
[功能主治] 治崩中去血及產後餘疾。
[用法用量] 初次服四合,以後逐漸增加。
[製備方法] 上藥挫細,用水漬三宿,倒出滓,煮汁,黍米一斛,炊飯釀酒,酒熱酢之。
[資料來源] 唐·《千金要方》
芎藭酒
[藥物組成] 芎藭八兩
[功能主治] 婦人崩漏,晝夜十數次。
[用法用量] 分三次服完。
[製備方法] 上藥切細,用酒五升,煮成三升。
[資料來源] 唐·《外臺秘要》
按:婦女經行之後,淋瀝不止,名曰經漏。經血忽然大下不止,名為經崩。究其原因,以陰虛血熱、脾腎氣虛、氣滯血瘀三者較常見。川芎辛溫,行氣活血,通常認為適用於由氣滯血瘀引起的崩漏。
芎藭生地酒—原名“芎藭酒”
[藥物組成] 芎藭一兩 生地黃汁二合
[功能主治] 治崩漏晝夜不止。
[用法用量] 分為一二服,不耐酒者,逐漸增加劑量。
[製備方法] 上藥先用酒五升,煮芎藭一升,去滓,放入地黃汁,再煮三二沸。
[資料來源] 明·《普濟方》
按:本方出自明代《普濟方》,較《小品方》芎藭酒增加了生地黃汁,說明了明代對崩漏多血熱病機有了進一步認識。
薊根酒
[藥物組成] 大小薊根各200g
[功能主治] 婦女暴崩,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適量飲服。
[製備方法] 上藥用酒600ml,浸於瓶中,經五日開取。
[資料來源]《藥酒驗方選》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