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小黃芪酒

小黃芪酒
[藥物組成] 大黃(判,生)一兩 山茱萸二兩 乾薑(炮)三兩半 黃芪 獨活(去蘆) 防風(去皮) 甘草(炙) 白朮 蜀椒(去
目並閉口者,炒出汗) 附子(炮,去皮臍) 牛膝 芎勞 細辛(去苗葉)各二兩 當歸(切,焙) 桂(去皮)二兩半 葛根 秦艽(去苗土)烏頭(炮裂,去皮臍)各二兩
[功能主治] 治血痺及諸痺,甚者四肢不遂,風溼寒痺,舉體腫脹,疼痛不仁,兼治風虛,痰癖,四肢偏枯,兩腳軟弱,手不能上頭或小腹縮痛,脅下攣急,心下有伏粱,脅下有留飲,夜夢悲愁不樂,恍惚善忘,由風虛五臟受邪所致;或久坐腰痛,耳聾,卒起眼眩頭重;或舉體脹痛疼痛,飲食不思,畏寒冷,胸中痰滿,心下氣塞,及婦人產後餘疾,風虛積冷不除者。
[用法用量] 初服三合,逐漸增加,以有醉意為度,每日服三次,
[製備方法] 上藥切碎如麻豆,少壯人不用熬,虛老人微熬,用夾絹袋盛貯,用清酒一斗浸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
[資料來源] 唐·《千金要方》、宋,《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明·《普濟方》
[附] 《普濟方》:虛弱者加蓯蓉二兩,下利者,加女萎三兩,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英各三兩,心虛加茯苓、人參各二兩,山藥三兩,酒儘可更以酒二斗漬服之。茵芋細辛酒——原名“茵芋酒”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萆薛黃芪酒
下一篇: 茵芋細辛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