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三字經總計123段,當前第102段。

三字經第102段解釋

  從前,孔子是個十分好學的人,當時魯國有一位神童名叫項橐,孔子就曾向他學習。像孔子這樣偉大的聖賢,尚不忘勤學,何況我們普通人呢?


三字經第102段啟示

  孔子曾經拜郯子學禮儀;拜長弘和師橐學樂曲;拜老子學人生哲學。孔子曾說過:三個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一個人值得我向他學習和效法的”。


三字經第102段註釋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項橐:七歲為孔子學琴老師。


三字經第102段故事

  春秋時代,有一次,孔子與學生坐著馬車出門,在途中看到許多孩童在路邊嬉戲。其中有個叫相橐的小孩在道路上獨自玩著築城的遊戲。孔子的弟子便走到小孩的身邊,告訴他車子要經過,請他道路旁玩,只見項橐理直氣壯地對他們說:“我只聽過馬車繞著城走,沒聽過拆城讓馬車過的道理。”孔子聽了小孩的話,便對他說:“你小小年紀,卻懂得很多嗎!”“小魚生下來幾天就可以在水中自在地游來游去,而兔子生下三天,就能跑好遠,我的年紀不他們都大,當然應該懂很多事了。”孔子聽到項橐不服氣的回答,便決定考考他。“你知道什麼山沒有石頭?什麼樹沒有樹枝?什麼火沒有煙嗎?”“土山沒石頭,枯樹沒樹枝,螢火蟲沒煙。”項橐這個小朋友是不是很聰明呢?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