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2024-02-06 4 [ 說明文 ]

【篇一: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我國有許多傳統佳節: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節……這些節日承載著悠長的民族文化,各自有著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而我卻更偏愛春節。

每個春節都讓我難忘,下面就和大家交流“20XX年一個春節”吧。

新的一年到了,每家每戶都有著濃郁的“春節味”:大紅服的衣裳,噼裡啪啦的爆竹聲,還有大家的歡笑聲!早晨,我醒來一看鐘,“呀”!上學遲到了!媽媽笑著說:“傻孩子,今天是放假!”我噓了一口長長的氣。正穿到外套的時候,發現我的衣服被媽媽換成了紅色的小旗袍,哦!今天是農曆2007年的最後一天,可要穿喜慶的顏色呀!

吃完午飯,我驚奇地叫道:“爸爸去哪兒了?”哦,原來是去買爆竹了!一刻鐘後,爸爸拎著幾掛小鞭炮回來了,笑了笑:“擦把臉,走吧!”我飛快地刷了牙擦了臉後,和爸爸、媽媽、舅舅、舅媽來到了樓下。只見爸爸點起鞭炮,快速跑開。我也便立即捂住了耳朵。“噼啪!噼裡啪啦!”隨著一連串鞭炮聲的響起,我有了一種書不盡言的感覺--啊!那是幸福的感覺!

“辰辰,吃年夜飯嘍!”隨著媽媽的呼喚,我大步流星地走到餐桌前。哇!年夜飯就是不一樣,多豐盛呀:有火鍋、炒麵、水餃、炒素、紅燒肉,還有我最愛吃的八寶飯等等。哈!舅舅也樂得把葡萄酒都拿出來了。大家碰著杯,說著祝福語,歡笑聲不斷。瞧!舅舅的臉通紅,不知是喝酒喝出來的,還是樂出來的呢?在我眼裡,歡笑聲蓋過了鞭炮聲,溫馨的笑聲響徹全中國!

我就是喜歡春節。其實,我是喜歡那種溫馨而又幸福的感覺!

【篇二:我最的一個】

我最喜歡端午節。

在端午節的時候,可以做很多事情,而我最喜歡包粽子了。

每逢端午節,媽媽就會買一點箬葉、帶皮五花肉、糯米和大紅棗。時間久了,包粽子便成了我們一家老老少少最喜歡的家庭保留節目。

從五歲開始,我也學著包粽子了。那年五月初五,媽媽提著個菜籃子,在街上逛了很久,才筐著滿滿一籃子的肉、糯米、紅棗、箬葉,“這是什麼呀?”我一想:會不會是糯米粉蒸肉啊?媽媽神秘一笑便走進了廚房,我追了過去,只見媽媽淘乾淨了糯米,放在電飯煲裡;又把五花肉切成塊狀,放上調料醃了會兒;然後,又拿出箬葉、紅棗清洗。準備工作完成了,媽媽就把幾張箬葉、紅棗、醃好的肉和一碗糯米放在桌上,拿出兩片箬葉,疊在一起,放上一點糯米、兩顆紅棗,再把箬葉折了幾下,用繩子打了一個結,放在白玉盆裡,我也跟著包了起來,“喲!包得還挺象樣的嘛!”我還一連包了四五個呢!包好了,我們就把粽子放進鍋裡蒸。蒸好了,就解開結,吃香噴噴的粽子:爆青的箬葉裹著糯米、瑪瑙:棕色的肉糯米里有幾塊油亮的五花肉,唇齒流香。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

【篇三: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作文】

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如:中秋、重陽、元宵……但我還是喜歡除夕。

我最喜歡在除夕夜裡放煙花了。今年除夕,新年是鐘聲還沒敲響,大大小小,形狀各異的煙花早已在天空中綻放開來,五彩繽紛,千姿百態,像一朵朵美麗的花在天空中綻開。忽然,在一旁的哥哥提議道:“我們別傻呆呆地站著了,一起來放煙花吧!”“太好了!”我像個三歲的孩子一樣,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經過反覆哀求,大人終於答應讓我們放煙花。因為我不敢,所以年長的哥哥給我做了一次示範。

【篇七: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我最喜愛元宵節,因為到了元宵節,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各種活動更使春節的熱鬧氛圍達到高潮。這是一個平日含蓄的中華民族狂歡的節日。去年的元宵節令我難忘至今。

要做湯圓了,我十分興奮,忙在旁幫忙做湯圓。奶奶先將麵粉放進大籮筐裡,把已經準備好的熱粥倒進麵粉堆裡,然後用麵粉將熱粥抱起來,不停地用手揉捏,把麵粉聚起來。沒過多久,剛才還是粉末的麵粉,現在已成了個大面團。奶奶又將麵糰捏成一個個小麵糰,讓我用手把它們揉成圓形。奶奶先將小麵糰用手弄出一個小洞,其餘手指則不停地令小麵糰轉動,兩隻的拇指又逐漸吧洞擴大,變成一個小碗,在裡面加入事先準備好的豆沙,然後揉捏成一個小團,一個甜湯圓就做好了。奶奶又做了些鹹湯圓,一共幾十來只。

該煮湯圓了,奶奶在湯圓下鍋前輕輕捏了一下,使其略有裂痕,對我說:“這樣煮出來的湯圓裡外皆熟,軟滑可口。”奶奶待鍋中的水煮開後,放入湯圓,用勺背輕輕推開,讓湯圓輕輕旋轉幾圈,不致粘鍋底。旺火煮上一會,煮至湯圓浮起後,便立即改用文火。否則,湯圓不斷翻滾,受熱不均勻,煮出的元宵外熟內生不好吃。每煮開一次奶奶都要點入適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水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奶奶就把湯圓一個個撈出來,放在碗裡,讓我們去吃。我嚐了一口湯圓,湯圓質軟柔滑,香甜可口,味道好極了!

元宵節讓我學會了如何包湯圓,煮湯圓,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元宵節一個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

【篇八:我最喜愛的一個傳統佳節】

我喜愛端午節,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一個非常愛國的人。今年的端午節至今令我難忘。

那天,我和夥伴們一起高高興興地去朱威奶奶家過端午節。奶奶給我們準備了許多包粽子用的紅豆、糯米、粽葉和繩子。

奶奶高興的對我們說:“孩子們,一起包粽子嘍!”只見她先拿起兩片洗乾淨的粽葉,把它們疊起來,再捏住粽葉的一邊,把粽葉的一端轉一個圈,往裡面倒一些紅豆和糯米,最後用粽葉的另一端把口包起來,用繩子三下兩下就紮緊了。看著奶奶那嫻熟的手藝,我們幾個都又羨慕又佩服,不禁躍躍欲試了。可是看著簡單做起來就有難度了,手忙腳亂的最後還是包了個四不像,有的粽子甚至散了架了呢!

奶奶把我們包的粽子都拿去煮了。趁煮的間隙,奶奶給我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

以前有一個非常愛國的人叫屈原,許多奸臣妒忌他的才能,就在楚王面前說盡了他的壞話。懷王死後,屈原被趕到了黃河以南,看著國家日益衰弱,屈原決定在汩羅河自盡。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的屍體被魚吃掉,就發明了粽子來餵魚。

聽完故事,我想:我們應該向屈原學習,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正在感慨間,奶奶把煮熟的粽子端了上來,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感覺特別香甜。

端午節是我最喜愛的傳統佳節!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我們這個班
下一篇: 我的鉛筆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