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日上午,秋高氣爽,我利用中秋國慶假期,到縣城西南角的將軍公園遊玩。
這裡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設有將軍館、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將軍廣場、將軍雕像、將軍湖和將軍島等。遊客絡繹不絕,今天外地遊客格外顯眼。
廣場入口處十根高擎的火炬,偉岸挺拔。廣場正中佇立著毛主席漢白玉雕像,雙目炯炯有神,眺望著東方,思考著中國的前途命運。毛主席左側,身著戎裝跨著駿馬的朱總司令整裝待發。老總身後是曾經長期在興國戰鬥工作的陳毅元帥雕像。元帥左右是興國籍上將———自古英雄出少年、文武雙全的肖華和九死不悔矢志不移、贛南農運一面旗的陳奇涵的半身雕像。其餘五十多位將軍的塑像以及十二塊分別雕刻著肖華上將十二首《長征組歌》的奇石,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微縮景觀的長征路線上,掩映在松柏綠樹叢中,莊嚴、肅穆、偉岸、崇高。這些雕像是由聞名遐邇的石雕之鄉———福建省惠安縣崇武鎮的能工巧匠採用優質天然大理石雕刻製作的。廣場東側有大型群雕,由三面軍旗和七十九個人物故事環繞組成。正面是毛主席書寫的“模範興國”四個蒼勁有力、光彩奪目的大字。三面軍旗象徵興國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五月”擴紅運動中組建參加工農紅軍的三個師,群雕長米,象徵興國人民在革命戰爭中為國捐軀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名,高8.5米,象徵興國人民在當年有8.5萬人參軍參戰。廣場上還有戰鬥過的飛機、坦克、高射炮…… 興國為革命奉獻多多!又還有多少無名英雄長眠呢?
毛主席雕像後面是將軍事蹟陳列館。該館屋頂為紅軍八角帽造型,展廳和大門由鐮刀斧頭形狀構成。館內數百張珍貴的相片、實物和文字介紹,述說著將軍們的傳奇,展示著他們的英雄本色:肖華 、陳奇涵、朱明、康志強、謝有法…… 我為之動容,為家鄉出了這麼多英雄而自豪!“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將軍館後是蘇區幹部好作風陳列館,它的整體造型像一支威武的鋼槍,屋頂又恰似呼嘯而來的滾滾波濤,寓意革命的曲折和艱難。該館分六個展廳,透過高模擬塑像和聲、光、電等現代布展手段,利用文物、圖片、場景、多媒體影視合成等形式,充分展示了當年蘇區幹部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執政為民、實事求是、廉潔奉公、模範帶頭,創造“第一等工作”的感人事蹟。革命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據說,現在縣裡又準備提升建設將軍園,以更好地教育人們。而今,黨不忘老區,積極實施振興蘇區優惠政策,我們更應該弘揚蘇區精神,永遠熱愛黨,永遠跟黨走。
弘揚蘇區精神,永遠跟黨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