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參觀中山艦作文 第一篇
5月1日那天,爸爸媽媽帶我和表哥來到中山市博物館參觀“一代名艦中山艦出水文物及辛亥革命百年文物展”。
中山艦是我國近代海軍唯一一艘有近百年曆史的船艦。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船廠訂購的。1925年3月,xxx先生去世後,為紀念xxx改名為“中山艦”。1938年10月在“武漢保衛戰”中於長江金口水域被日機炸沉。1997年,沉睡了近60年的“中山艦”從長江底被打撈起來,並在艦上清理出5000件各型別文物,有歷史名人留下的珍貴物品、有中山艦官兵使用的生活用品、有反映西方現代工業的產品和中國傳統文化器物等。
我知道,這些生活用品有不少是“舶來品”,分別來自英、美、德、法、日、意、瑞(瑞典、瑞士)等8個國家。如:法國的軍號、瑞士的手錶、美國的烤箱等。雖然中山艦上發現了一批在中國民族工業史上赫赫有名的品牌,如:“國光牌”口琴、虎頭牌電筒等,但像腳踏車、電風扇、照相機等體現現代工業發展程序的產品多來自西方國家。而艦上的本土國貨,大多是與中國傳統歷史文化有關的器物,如銅火鍋、銅烘籠等。由此可見,當時中國民族工業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
這次參觀讓我認識了“中山艦”和出水文物,並瞭解了那段悠久歷史,啟示我要發奮讀書,為祖國未來發展出一份力。
小學生參觀中山艦作文 第二篇
今年,國家規定每年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訊息傳來,立即受到全國各族人民和社會各界的同聲讚許與衷心擁護。其中一員的我充分利用國慶長假,實行“風景就在家門口”自駕遊玩,有幸參觀了久負盛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礎——金口中山艦。
啊!那裡的一草一木,那裡的山山水水,令人抬起頭去深情仰望,敞開心扉遐想無限……
憶往昔,中山艦全體將士為保衛大武漢,置個人生死於度外,艱苦卓絕,為掀開中國革命史、奮鬥史奠定了基礎。
啊!那裡是革命聖地的先軀,啊!那裡是紅色革命歷史的搖籃。怎能忘懷啊!多少腥風血雨,殊死奮戰,才換得勞苦大眾這天來之不易的幸福;多少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迎來共和國明媚的春天!
中山艦是中國近代史、民國史的一個縮影,見證了近代中國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程序。對昨日的記憶誘導我不可抹去,警惕的眼睛永遠不得鬆弛,奮發圖強的精神永遠不能丟棄。警示是機遇,警醒是理智,警惕是職責,這就是中山艦精神這本歷史教科書蘊含的深刻哲理。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而不尊重歷史的人,往往容易重蹈覆轍。在世界這個大競技場上,更需要用偉大的中山艦精神理順和修正與時代不協調的精神狀態,振奮人心、凝神聚氣,弘揚中國正能量,導航引路前進。
偉大的中山艦精神啊,讓我們永遠銘記!代代相傳!肩負著新時期歷史使命的審計人啊,讓我們高舉右手莊嚴宣誓:忠誠於黨,報效祖國,堅定理想信念,熱愛審計事業,瞄準審計“全覆蓋”這條主線,恪盡職守,勇於擔當,開拓創新,不懈追求,為持續穩步推進審計事業科學發展前景更加完美,為祖國的明天更加輝煌燦爛,做出我輩審計人的畢生貢獻!
英烈已經沉睡,忠魂昭示後人。這天,我國之所以設立烈士紀念日,就是要牢記歷那段血與火的歷史,革命先烈義無反顧的抉擇、以身許國的情懷,是愛國主義的真實寫照。
銘記烈士是一種歷史職責,設立烈士紀念日,是以一個國家的名義向烈士致敬,讓在歷次鬥爭中犧牲的英烈永遠受到之後者的緬懷和敬仰。
在緬懷英雄時,我們所觸控的,不是虛無縹緲的道德大義,而是富有血肉的歷史真實。因為真實,所以可信;因為具體,所以可學。先烈們用生命鑄就的豐碑,生動詮釋著奉獻與犧牲的時代內涵,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中國夢、強國夢必將會早日如期實現注入豐厚的精神養分。
小學生參觀中山艦作文 第三篇
金秋季節,天高氣爽,風和日麗,正是秋遊的好時機。10月20日,二橋軍休所組織休幹、家屬、子女一行共110人到武漢市江夏區金口街參觀中山艦博物館。經過一個半小時車程,三輛旅遊車順利抵達目的地。
江夏是武漢市興建的新區之一。一路上只見道路寬闊,高樓林立,兩旁的行道樹排列得整齊有序,儼然是一座新興的城市,從這新區可以看出武漢市日新月異的新變化。
下車步行約十多分鐘就來到了中山艦博物館,龐大的博物館分為上、中、下三層,很是雄偉氣派。
據介紹,中山艦原名永豐艦。它是以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xxx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國近、
現代史上的一代名艦。1913年加入中國海軍,1925年更名為中山艦,1938年在武漢會戰中蒙難於長江金口水域,1999年開始其修復保護工程,2008年陳列於江夏區金口。該艦服役26年,親歷了影響中國近、現代歷史程序的護國運動、護法運動、xxx廣州蒙難事件和武漢xxx等重大歷史事件,它見證了xxx先生為國家的獨立、民族的解放,百折不撓,奮鬥不息的革命精神,展現了中山艦抗日英烈為祖國捐軀、鐵血悲歌的英雄氣概。
講解員告訴我們,隨中山艦打撈出水的各類文物近3000件,其中經遴選出銘牌標誌、艦載設施、生活用品、武器裝備四大型別的文物近300套進行展出。它們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山艦在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社會活動及該艦官兵們的精神面貌。尤其透過近、現代先進的聲、光、電、波等技術手段來展現,更彰顯其歷史的厚重與輝煌。
當聽說所裡要組織去參觀中山艦博物館,休幹們特別高興,他們不顧年事已高、身體虛弱多病、步履蹣跚都積極踴躍報名,不但自已去,還讓子女、保姆等年青人也去重溫歷史受教育,63棟休幹徐連仲平時出行都要靠輪椅,為了參觀學習硬是要保姆小韓推著輪椅帶著他去參觀,回來雖然很累很辛苦,但他很是高興。
透過這次參觀,大家都感覺受到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憶往昔,嘆今朝,祖國的山河如此秀麗多彩、生機勃勃、欣欣向榮,都是因為有黨的正確領導。我們一定要不忘歷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保持晚節,教育好下一代,堅定不移地永遠跟著黨走!
小學生參觀中山艦作文 第四篇
5月1日至20日,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際,為了讓更多人瞭解中山艦,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攜手長江日報報業集團、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和中山市博物館,在中山市博物館展出“一代名艦中山艦出水文物及辛亥革命百年文物展”。
本次展覽,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一共展出了300多件來自中山艦的出水文物與辛亥革命文物藏品,有:書包、照相機、注油壺、電風扇、牛奶杯、茶具托盤、座燈等,這些文物最早的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儲存得比較完整,就是這些文物,結合歷史圖片,講述中山艦的前世今生,它們彷彿可以帶領參觀者穿越時空,回到一百多年前。
“中山艦是中國近代史的集中反映”。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清政府於1910年向日本訂購的一艘炮艦。1913年完工返國,被編入北洋政府海軍,它因為紀念xxx先生而被改名為中山艦。1938年10月,在“武漢保衛戰”中於長江金口水域被日機炸沉。1997年才在長江底被打撈起來。修復好後,仍然是一艘威武的中山艦,中山艦一直與中國近代史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見證了xxx所經歷的“護國運動”、“護法運動”、“xxx廣州蒙難”、“中山艦事件”等歷史大事。
本次展覽,最吸引人的中山艦模型也與市民見面,它是武漢市民吳國順花了半年的時間,純手工親手打造出來的。模型長約米,寬米,高約1米,用鐵及少量的木頭製作而成。它手工細膩,形狀精巧,展現一代名艦的風姿。
中山艦駛進中山市博物館,市民可以瞭解中山艦的前世今生,使我們開闊了眼界,擴大了知識面,全面深刻地重溫了中國那段風雲變幻的歷史,提醒著人們這裡曾發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
小學生參觀中山艦作文 第五篇
為了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我們學校組織四、五、六年級一起去金口鎮中山艦博物館秋遊,咱們大家都十分期待,有說有笑地來到了博物館門口。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武昌起義的浮雕,上面導遊告訴我們武昌起義是由熊秉坤同志打響的第一槍,我們都點了點頭,似懂非懂地應了一聲,隨著導遊繼續參觀。
接著我們看到了“中山艦”。中山艦艦身像三角形,外形猶如即將拔錨起航的戰艦雄踞金雞湖中,氣勢恢弘。艦身分為兩層,最上層有一根長杆,上面掛有一串旗幟,有高到低排列,最高一面且在中心的就是“鐵血十八星”旗。導遊又告訴我們:“中山艦”原名“永豐艦”,是1910年清政府向日本船廠訂購的,1913年完工返國,被編入北洋政府海軍。“中山”艦雖然噸位不大,但卻以它特有的歷史而成為名艦:1915-1916年,“永豐”艦響應xxx先生的號召,參加了護國討袁運動,首創義舉,隨後它又經歷過“護法運動”“東征平叛”“xxx蒙難”“中山艦事件”等重大歷史事件。於1938年10月武漢保衛戰中被日軍擊沉於今天的武漢市江夏區金口水域。1918年1月5日,永豐等艦在程璧光率領下,開抵海口秀英炮臺海面,以猛烈的炮火,摧毀了秀英炮臺及軍事設施,配合陸軍,殲滅了龍濟光軍隊。永豐艦衝鋒在前,英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得到xxx的讚揚。
大家登上臺階,在二樓觀賞中山艦。許多同學還特地準備了照相機拍了許多與中山艦的合影,同學們都十分高興,臉上都掛著甜蜜的笑容。
透過參觀中山艦博物館,我知道了許多關於祖國媽媽的歷史滄桑,這次秋遊真的讓我懂得了許多知識,十分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