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家長,都說90後的小學生活,要比現在的孩子,壓力小太多。我不這麼認為,為什麼呢?現如今的學生,功課和作業的的確確是加量了,但怎麼說呢,隨著科技的發展,很多學生都有在網上查詢題目答案。而我們那個時候,連老年機都沒有,更何況是智慧機了。由此可知,雖然現在的老師,辛苦的為了學生加班加點付出,卻不一定能培養出好學生。
曾幾何時,我想過這樣的一個問題,那就是:成功這件事,到底有沒有捷徑,如果有,我該去哪裡尋找這條路。但很多年過去了我還是想不出問題的答案,直到如今,我聽聞了很多學生沉迷上網,和每天什麼都不做,躺在床上打遊戲的事例,我才明白。失敗的根源,是走捷徑,而這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捷徑。之所以很多人可以享受歲月靜好,但他們忽略了一個現實——最安逸的時候,也就是瀕臨絕境的時候。
誠然,俗話說得好:“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多個選擇多條路。”,但有些時候,路多了選擇多了,也就不能專一的做一件事了,到頭來只會是一個結果,什麼都不精通,即使什麼都會一點點。可這樣的自己,你喜歡嗎?走入社會找工作的時候,各個企業會歡迎你嗎?
可能對於教育這方面,我沒有任何的資格評論,畢竟我的學歷,也只是小學畢業,連初中都沒有讀完。但是反過來想想,失敗者好像比成功者,談起努力的必要性的時候,更有說服力吧。說到底,我的過去就好像是一個反面教材,在無時無刻提醒我:“你要努力要加油,一定不能再繼續對所謂的捷徑抱有幻想。”
從初二因病輟學以後,我就一直都待在家裡面,因為手抖的厲害,我爸我媽沒有要求我去外面打工,而是讓我一心一意在家看書學習。那個時候,我不能理解他們,我都輟學了,還學習個什麼勁。但是後來仔細想想,父母這都是為了我好啊,我怎麼一點都不能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學習是一輩子的事,不一定非要在學校,而且學習,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現在的我,很感激父母,如果不是他們當初“逼”我學習,我也不可能有一定的寫作基礎。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容易成功的事情,腳踏實地,才是最好的選擇。有一句話把“捷徑”這個話題,說的特別通透:“偶然的成功靠的是運氣,要想一直勝利,就必須做到永遠保持努力。”事實就是如此,當一個人試圖逃離奮鬥的艱辛的道路,然後去尋找捷徑的時候,那麼這應該就是種下了失敗的種子。
所以,我們要不時提醒自己:“只要是上坡路,走起來都不會太輕鬆;成功這件事,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因為成功者和失敗者之間的區別,僅僅在於是否願意吃苦,是否能夠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