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非習貫
jī fēi xí guàn
Acculturation
“積非習貫”的成語拼音為:jī fēi xí guàn,注音:ㄐㄧ ㄈㄟ ㄒㄧˊ ㄍㄨㄢˋ,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習慣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應劭《〈風俗通〉序》:“至於俗間行語,眾所共傳,積非習貫,莫能原察。”,基本解釋:指錯誤長久沿襲,已成習慣。貫,通“慣”。,例句:《莊子·秋水》:“曾子曰:‘可與言乎?無所可與言矣!道之所在,雖遠必至;事之密,雖微必備。是以聖人積非習貫。”
拼音 |
jī fēi xí guàn |
注音 |
ㄐㄧ ㄈㄟ ㄒㄧˊ ㄍㄨㄢˋ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用於習慣等 |
英文 |
Acculturation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錯誤長久沿襲,已成習慣。貫,通“慣”。 |
出處 |
漢·應劭《〈風俗通〉序》:“至於俗間行語,眾所共傳,積非習貫,莫能原察。” |
例句 |
《莊子·秋水》:“曾子曰:‘可與言乎?無所可與言矣!道之所在,雖遠必至;事之密,雖微必備。是以聖人積非習貫。”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