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季布一諾

jì bù yī nuò
in good faith
“季布一諾”的成語拼音為:jì bù yī nuò,注音:ㄐㄧˋ ㄅㄨˋ ㄧ ㄋㄨㄛˋ,詞性:作主語、賓語;指守信重諾,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史記·季布欒列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之間哉?’”,基本解釋: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例句: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將軍季布,他以重諾守信而聞名。有一次,季布與趙國的使者商議交換人質,雙方約定在某個地點交接。然而,使者遲遲未到,季布一直等待,並守諾不先行。最終,趙國使者趕到時,季布依然在等待,完全沒有違背諾言。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用來形容守信信守的人,稱之為“季布一諾”。
拼音 jì bù yī nuò
注音 ㄐㄧˋ ㄅㄨˋ ㄧ ㄋㄨㄛˋ
詞性 作主語、賓語;指守信重諾
英文 in good faith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出處 《史記·季布欒列傳》:“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之間哉?’”
例句 戰國時期,楚國有位將軍季布,他以重諾守信而聞名。有一次,季布與趙國的使者商議交換人質,雙方約定在某個地點交接。然而,使者遲遲未到,季布一直等待,並守諾不先行。最終,趙國使者趕到時,季布依然在等待,完全沒有違背諾言。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用來形容守信信守的人,稱之為“季布一諾”。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際遇風雲
下一個成語: 季常之懼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諾諾連聲一聲接一聲地答應。形容十分恭順的樣子。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季布一諾季布:人名,很講信用,從不食言。季布的承諾。比喻極有信用,不食言。
  • 季常之懼指懼內。
  • 季常之癖宋朝人陳糙,字季常,他的妻子柳氏脾氣暴躁,醋性很大,陳很怕她。後稱人怕老婆就說有“季常之癖”。
  • 季路一言比喻信用極好。
  • 季孟之間這裡指春秋時魯國三家大貴族中勢力最大的季氏和勢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兩者之間,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 季孫之憂季孫:魯國大夫;憂:憂患。指內部的憂患。
  • 季友伯兄比喻交情深,義氣重。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