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紅面赤
miàn hóng miàn chì
flush with shame
“面紅面赤”的成語拼音為:miàn hóng miàn chì,注音:ㄇㄧㄢˋ ㄏㄨㄥˊ ㄇㄧㄢˋ ㄔˋ,詞性:作賓語、狀語、定語;用於激動、發怒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自蒙泰山錯愛,將令愛嫁事小人……雖不曾生半個兒女,未曾面紅面赤,半點相爭。”,基本解釋:指雙方因爭執而變臉。,例句:他被老師批評後,整個臉都面紅面赤的。
拼音 |
miàn hóng miàn chì |
注音 |
ㄇㄧㄢˋ ㄏㄨㄥˊ ㄇㄧㄢˋ ㄔˋ |
詞性 |
作賓語、狀語、定語;用於激動、發怒等 |
英文 |
flush with sham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雙方因爭執而變臉。 |
出處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回:“自蒙泰山錯愛,將令愛嫁事小人……雖不曾生半個兒女,未曾面紅面赤,半點相爭。” |
例句 |
他被老師批評後,整個臉都面紅面赤的。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