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足八手
qī zú bā shǒu
Seven in eight
“七足八手”的成語拼音為:qī zú bā shǒu,注音:ㄑㄧ ㄗㄨˊ ㄅㄚ ㄕㄡˇ,詞性:作狀語;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年代:當代成語,出處:沙汀《替身》:“這時候,那個可憐的鹽客,已經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基本解釋:形容慌張亂闖。同“七腳八手”。,例句:明代·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常峙、董教頭、解珍、解寶、方臘、孫新、阮小二、白勝、楊春、鄭天壽、白髮魔王等,七足八手,在大廳上擔石包、掛鐵錘、扎鞍匠。”
拼音 |
qī zú bā shǒu |
注音 |
ㄑㄧ ㄗㄨˊ ㄅㄚ ㄕㄡˇ |
詞性 |
作狀語;形容人多手雜,動作紛亂 |
英文 |
Seven in eight |
年代 |
當代成語 |
解釋 |
形容慌張亂闖。同“七腳八手”。 |
出處 |
沙汀《替身》:“這時候,那個可憐的鹽客,已經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
例句 |
明代·施耐庵《水滸傳》第十五回:“常峙、董教頭、解珍、解寶、方臘、孫新、阮小二、白勝、楊春、鄭天壽、白髮魔王等,七足八手,在大廳上擔石包、掛鐵錘、扎鞍匠。”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