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氣滿志得

qì mǎn zhì dé
filled with pride and satisfaction
“氣滿志得”的成語拼音為:qì mǎn zhì dé,注音:ㄑㄧˋ ㄇㄢˇ ㄓˋ ˙ㄉㄜ,詞性:形容詞短語;作表語、狀語,年代:近現代成語,出處:唐·韓愈《荊潭唱和詩序》:“是故文章之作,恆發於羇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效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為。”,基本解釋:指志願實現,心滿意足。,例句:宋代陸游《秋夕夜泊船中寄蓬來船長安菩薩》:“寬鬆生癭癖,鈍慵有成事。氣滿志得居縣衙,臥龍喧半坡”。
拼音 qì mǎn zhì dé
注音 ㄑㄧˋ ㄇㄢˇ ㄓˋ ˙ㄉㄜ
詞性 形容詞短語;作表語、狀語
英文 filled with pride and satisfaction
年代 近現代成語
解釋 指志願實現,心滿意足。
出處 唐·韓愈《荊潭唱和詩序》:“是故文章之作,恆發於羇旅草野;至若王公貴人,氣滿志得,非效能而好之,則不暇以為。”
例句 宋代陸游《秋夕夜泊船中寄蓬來船長安菩薩》:“寬鬆生癭癖,鈍慵有成事。氣滿志得居縣衙,臥龍喧半坡”。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氣克斗牛
下一個成語: 氣滿志驕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得薄能鮮德行淺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謙的話)。
  • 得不補失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同“得不償失”。
  • 得不償喪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同“得不償失”。
  • 得不償失償:抵得上。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
  • 得不酬失所得的利益抵償不了所受的損失。同“得不償失”。
  • 得步進步已進了一步,還要向前進一步。比喻野心大,貪心永不滿足。
  • 得尺得寸得:取得,獲得。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多少就是多少。
  • 得寸得尺指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後也指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 得寸進尺得了一寸,還想再進一尺。比喻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 得寸則寸得到一寸就是一寸。指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得多少就是多少。
  • 得道多助指符合道義者則能得到多數人的幫助。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道:道義;寡:少。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援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 得而復失復:又,再。剛得到又失去了。
  • 得過且過且:暫且。只要能夠過得去,就這樣過下去。形容胸無大志。
  • 得隴望蜀隴:指甘肅一帶;蜀:指四川一帶。已經取得隴右,還想攻取西蜀。比喻貪得無厭。
  • 得馬生災指因福而得禍。
  • 得馬失馬指世事多變,得失無常。
  • 得馬折足指因福而得禍。
  • 得其三昧三昧:梵語,意為正定。排除一切雜念,使心神平靜,專心致志,達到悟境。引申為訣竅或精義。指在某方面造詣深湛,熟知精義。
  • 得其所哉所:處所,環境。找到了適合於他的地方。指得到理想的安置。
  • 得饒人處且饒人指做事不要做絕,須留有餘地。
  • 得人死力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別人以死來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擁護。
  • 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人:指人心。得人心的就能興隆,失去人心的就要滅亡。
  • 得勝回朝朝:朝廷。舊指打了勝仗回到朝廷去報功。現泛指勝利歸來。
  • 得勝頭回頭回:前回。宋、元說書人的術語。在開講前,先說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謂之“得勝頭回”,取其吉利之意。
  • 得失參半得失:得到與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當。
  • 得失成敗指得與失,成功與失敗。
  • 得失榮枯指人生的獲得與喪失、興盛與衰敗。
  • 得失相半得失:得到與失去。得到的和失去的各一半。即得失相當,不相上下。
  • 得失在人指人生的勝利失敗就取決與本人的努力與否。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 得手應心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同“得心應手”。
  • 得天獨厚天:天然,自然;厚:優厚。具備的條件特別優越,所處環境特別好。
  • 得兔忘蹄猶言得魚忘荃。蹄,兔罝。
  • 得未嘗有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同“得未曾有”。
  • 得未曾有指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 得心應手得:得到,想到;應:反應,配合。心裡怎麼想,手就能怎麼做。比喻技藝純熟或做事情非常順利。
  • 得婿如龍形容得到稱心如意的佳婿。
  • 得意門生得意:稱心如意;門生: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後泛指學生。最滿意的弟子或學生。
  • 得意忘象指只取其精神而無視其形式。
  • 得意忘形形:形態。形容高興得失去了常態。
  • 得意忘言原意是言詞是表達意思的,既然已經知道了意思,就不再需要言詞。後比喻彼此心裡知道,不用明說。
  • 得意揚揚形容非常得意的樣子。
  •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樣子。形容稱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樣子。
  • 得意之色得意:稱心如意。因非常稱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
  • 得意之作指自己認為非常滿意的作品。
  • 得魚忘荃比喻已達目的,即忘其憑藉。“荃”亦作“筌”。
  • 得魚忘筌筌:捕魚用的竹器。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後就忘了本來依靠的東西。
  • 得月較先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係。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氣沖牛斗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 氣充志驕指心滿意得,驕傲自大。
  • 氣沖斗牛氣:氣勢;牛、鬥:即牽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氣沖天或氣勢很盛。
  • 氣沖霄漢霄漢:指天空。形容魄力非常大。
  • 氣喘如牛形容大聲喘氣的模樣。
  • 氣喘吁吁形容呼吸急促,大聲喘氣。
  • 氣得志滿形容春風得意,心滿意足的樣子。
  • 氣斷聲吞氣出不來,話說不出。形容極度憂傷失望。
  • 氣憤填膺膺:胸。形容憤怒之情充滿胸中。亦作“憤氣填膺”、“憤氣填胸”、“激憤填膺”。
  • 氣貫長虹貫:貫穿。正義的精神直上高空,穿過彩虹。形容精神極其崇高,氣概極其豪壯。
  • 氣急敗壞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形容十分荒張或惱怒。
  • 氣急敗喪形容十分荒張或惱怒。同“氣急敗壞”。
  • 氣驕志滿指心滿意得,驕傲自大。同“氣充志驕”。
  • 氣竭聲嘶氣力竭盡,聲音嘶啞。
  • 氣竭聲澌氣力竭盡,聲音嘶啞。同“氣竭聲嘶”。
  • 氣決泉達如氣之逸出,泉水之流瀉。比喻事情進行非常順利。
  • 氣克斗牛鬥:北斗星。牛:牽牛星。鬥牛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同“氣吞牛斗”。
  • 氣滿志得指志願實現,心滿意足。
  • 氣滿志驕指心滿意得,驕傲自大。同“氣充志驕”。
  • 氣忍聲吞受了氣而勉強忍耐,不說什麼話。形容窩囊。
  • 氣勢磅礴磅礴:廣大無邊的樣子。形容氣勢雄偉壯大。
  • 氣勢洶洶洶洶:氣勢盛大的樣子。形容氣勢兇猛。
  • 氣吞虹蜺猶氣吞山河。形容氣魄宏大。
  • 氣吞湖海猶氣吞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 氣吞牛斗牛:牽牛星。鬥:北斗星。牛鬥泛指星空。形容氣魄很大。
  • 氣吞山河氣勢可以吞沒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 氣吞宇宙猶氣吞山河。形容氣魄很大。
  • 氣味相投氣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風相同,彼此很合得來。
  • 氣息奄奄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斷氣的樣子。也比喻事物衰敗沒落,即將滅亡。
  • 氣象萬千氣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壯麗而多變化。
  • 氣消膽奪形容畏懼到極點。
  • 氣血方剛猶血氣方剛。指精力正值旺盛。
  • 氣焰囂張囂張:猖狂的樣子。形容人威勢逼人,猖狂放肆。
  • 氣焰熏天氣焰:氣勢。形容盛氣凌人,十分傲慢。
  • 氣義相投指志趣、情誼互相投合。
  • 氣誼相投指志趣、情誼互相投合。同“氣義相投”。
  • 氣湧如山形容惱怒到極點。
  • 氣逾霄漢正氣昂揚,直衝雲天。形容魄力、勇氣非常大。霄漢,雲霄和銀河。
  • 氣宇軒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風度不凡。
  • 氣壯膽粗氣勢壯、膽量大。形容無所畏懼。
  • 氣壯河山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同“氣壯山河”。
  • 氣壯理直指理由充分,說話有氣勢。
  • 氣壯如牛氣很盛,但使人覺得笨拙。
  • 氣壯山河氣:氣概;壯:使壯麗;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