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甲持兵
pī jiǎ chí bīng
Armed by armour
“被甲持兵”的成語拼音為:pī jiǎ chí bīng,注音:ㄆㄧ ㄐㄧㄚˇ ㄔˊ ㄅㄧㄥ,詞性:作謂語、賓語;用於戰爭,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上》:“勃在國,常恐懼,每郡守使丞尉行縣,勃常被甲持兵。”,基本解釋: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例句:驕惰既久,膽力耗憊,雖近戍短使,輒與妻孥泣別,~,行數十里,即便喘汗。★宋·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
拼音 |
pī jiǎ chí bīng |
注音 |
ㄆㄧ ㄐㄧㄚˇ ㄔˊ ㄅㄧㄥ |
詞性 |
作謂語、賓語;用於戰爭 |
英文 |
Armed by armour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身穿護身衣服,手握武器。指全副武裝。 |
出處 |
漢·荀悅《漢紀·文帝紀上》:“勃在國,常恐懼,每郡守使丞尉行縣,勃常被甲持兵。” |
例句 |
驕惰既久,膽力耗憊,雖近戍短使,輒與妻孥泣別,~,行數十里,即便喘汗。 ★宋·蘇軾《乞增修弓箭社條約狀》之一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