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倡此和
bǐ chàng cǐ hè
To advocate peace
“彼倡此和”的成語拼音為:bǐ chàng cǐ hè,注音:ㄅㄧˇ ㄔㄤˋ ㄘˇ ㄏㄜˊ,詞性: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彼此呼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後謁見晉景公,內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晉景公不從。”,基本解釋:和:附和;應和。比喻一方倡導,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例句:南朝·梁·劉宋《世祖實錄》:“今日別無二心,即興彼倡,此和餘音。”
拼音 |
bǐ chàng cǐ hè |
注音 |
ㄅㄧˇ ㄔㄤˋ ㄘˇ ㄏㄜˊ |
詞性 |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彼此呼應 |
英文 |
To advocate peac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和:附和;應和。比喻一方倡導,別一方效法;或互相配合,彼此呼應。 |
出處 |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五十六回:“二人先通了郤克,然後謁見晉景公,內外同心,彼倡此和,不由晉景公不從。” |
例句 |
南朝·梁·劉宋《世祖實錄》:“今日別無二心,即興彼倡,此和餘音。”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