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拾人涕唾

shí rén tì tuò
plagiarize
“拾人涕唾”的成語拼音為:shí rén tì tuò,注音:ㄕˊ ㄖㄣˊ ㄊㄧˋ ㄊㄨㄛˋ,詞性: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宋·嚴羽《滄浪詩話·答吳景先書》:“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基本解釋: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沒有創見,只是抄襲別人的言論、見解。,例句:唐代·杜牧《大劍東門行》:“躊躇滯留,訪遍文星邸,軋軋車馬,拾人涕唾。”
拼音 shí rén tì tuò
注音 ㄕˊ ㄖㄣˊ ㄊㄧˋ ㄊㄨㄛˋ
詞性 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英文 plagiarize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沒有創見,只是抄襲別人的言論、見解。
出處 宋·嚴羽《滄浪詩話·答吳景先書》:“是自家閉門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籬壁拾人涕唾得來者。”
例句 唐代·杜牧《大劍東門行》:“躊躇滯留,訪遍文星邸,軋軋車馬,拾人涕唾。”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拾金不昧
下一個成語: 拾人唾涕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唾地成文形容文思敏捷。
  • 唾壺擊缺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
  • 唾壺擊碎唾壺:古代的痰盂。形容對文學作品的高度讚賞。
  • 唾壺敲缺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同“唾壺擊缺”。
  • 唾面自乾別人往自己臉上吐唾沫,不擦掉而讓它自幹。形容受了汙辱,極度容忍,不加反抗。
  • 唾手可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
  • 唾手可取很容易就能得到。同“唾手可得”。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拾掇無遺拾取得乾乾淨淨,沒有一點遺留。拾掇:採檢,拾取。
  • 拾陳蹈故因襲陳詞濫調。
  • 拾帶重還比喻拾到財物,物歸原主,不佔為己有。
  • 拾金不昧金:原指錢財,現泛指各種貴重物品;昧:隱藏。拾到東西並不隱瞞下來據為己有。指良好的僕人道德和社會風尚。
  • 拾人涕唾涕唾:鼻涕唾沫。比喻自己沒有創見,只是抄襲別人的言論、見解。
  • 拾人唾涕比喻自己沒有創見,只是抄襲別人的言論、見解。同“拾人涕唾”。
  • 拾人唾餘比喻自己沒有創同,只是抄襲別人的言論、見解。見“拾人涕唾”。
  • 拾人牙慧拾:撿取;牙慧:指別人說過的話。比喻拾取別人的一言半語當作自己的話。
  • 拾遺補闕遺:遺漏;闕:過失。補充旁人所遺漏的事物。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