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金榜題名

jīn bǎng tí míng
have passed the examination
“金榜題名”的成語拼音為:jīn bǎng tí míng,注音:ㄐㄧㄣ ㄅㄤˇ ㄊㄧˊ ㄇㄧㄥˊ,詞性: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指科舉得中,年代:古代成語,出處: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基本解釋: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例句:旬月之間,~,已登三甲進士。(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
拼音 jīn bǎng tí míng
注音 ㄐㄧㄣ ㄅㄤˇ ㄊㄧˊ ㄇㄧㄥˊ
詞性 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指科舉得中
英文 have passed the examination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出處 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絕寄舊同年曰:‘金榜題名墨上新,今年依舊去年春。花間每被紅妝問,何事重來只一人。’”
例句 旬月之間,~,已登三甲進士。(明·洪楩《清平山堂話本·陳巡檢梅嶺失妻記》)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巾幗英雄
下一個成語: 金壺墨汁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名標青史標: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蹟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 名我固當叫我這個名字實在很恰當。
  • 名不符實名聲與實際不符。
  • 名不副實副:相稱,符合。名聲或名義和實際不相符。指空有虛名。
  • 名不虛傳虛:假。傳出的名聲不是虛假的。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 名不虛得指盛名非憑空取得。
  • 名不虛立指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虛妄。
  • 名不正,言不順指名分不正或名實不符。
  • 名垂後世好名聲流傳的後代。
  • 名垂千古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
  • 名垂青史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把姓名事蹟記載在歷史書籍上。形容功業巨大,永垂不朽。
  • 名垂萬古指名聲永遠流傳。
  • 名垂竹帛比喻好名聲永遠流傳。
  • 名從主人事物以主人所稱之名為名。
  • 名存實亡名義上還存在,實際上已消亡。
  • 名德重望猶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 名符其實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同“名副其實”。
  • 名副其實名聲或名義和實際相符。
  • 名高難副副:相稱。指盛名之下,實際難與相符。
  • 名高天下比喻全國聞名。
  •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權貴。亦作“名公鉅卿”。
  •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顯要人物。亦作“名公鉅人”。
  • 名公鉅卿指有名望的權貴。同“名公巨卿”。
  • 名公鉅人指有名望的顯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 名過其實名聲超過實際才能。
  • 名靰利鞚猶名韁利鎖。比喻名利束縛人就象韁繩和鎖鏈一樣。
  • 名韁利鎖韁:韁繩。比喻名利束縛人就象韁繩和鎖鏈一樣。
  • 名利雙收既得名聲,又獲利益。
  • 名列前茅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 名流鉅子著名人士與重要人物。
  • 名落孫山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後面。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 名滿天下天下聞名。形容名聲極大。
  • 名貿實易貿:齊等;易:變易。指名稱相似,實質不同。
  • 名門世族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 名目繁多指事物的花樣或名稱非常多。
  • 名卿鉅公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權貴。
  • 名山大川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遠流長的大河。
  • 名山勝川風景優美的著名河山。
  • 名山勝水風景優美的著名河山。同“名山勝川”。
  • 名山事業指著作。
  • 名聲過實名聲超過實際。指虛有其名。
  • 名聲籍甚比喻名聲極大。
  • 名勝古蹟風景優美和有古代遺蹟的著名地方。
  • 名師出高徒高明的師傅一定能教出技藝高的徒弟。比喻學識豐富的人對於培養人才的重要。
  • 名實難副名聲大,實際才能與名聲不相稱。
  • 名實相符名聲與實際一致。
  • 名實相副名聲和實際一致。
  • 名士風流名士:指恃才放達不拘小節的人。名士的風度和習氣。指有才學而不拘禮法。
  • 名同實異名稱相同,而實質不一樣。
  • 名聞遐邇名聲傳揚到各地,形容名聲很大。
  • 名下無虛原意是名氣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實學。後比喻名不虛傳。
  • 名揚四海四海:天下。名聲傳揚到天下。形容名聲很大。
  • 名噪一時噪:群鳴。一時名聲很大。名聲傳揚於一個時期。
  • 名震一時名聲震動當時社會。
  • 名正理順指名義正當,合乎道理。
  • 名正言順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 名重一時名:名聲;一時:當代。一個時期內名聲很大,受到廣泛重視。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金榜題名金榜:科舉時代稱殿試揭曉的榜;題名:寫上名字。指科舉得中。
  • 金壺墨汁指極其珍貴罕見的書畫用品。
  • 金榜掛名指科舉得中。同“金榜題名”。
  • 金碧輝煌碧:翠綠色。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
  • 金碧輝映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同“金碧輝煌”。
  • 金碧熒煌形容建築物裝飾華麗,光彩奪目。同“金碧輝煌”。
  • 金篦刮目比喻翻然醒悟。
  • 金璧輝煌形容建築物等非常華麗燦爛。
  • 金鑣玉絡指施於馬匹的華美御具。也比喻爵祿。同“金鑣玉轡”。
  • 金鑣玉轡①指施於馬匹的華美御具。②比喻爵祿。
  • 金波玉液比喻美酒。
  • 金釵換酒形容貧窮潦倒,落魄失意。
  • 金釵十二原形容婦女頭上首飾多。後指人姬妾多。
  • 金釵細合金釵和鈿合。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的信物。
  • 金蟬脫殼蟬變為成蟲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覺。
  • 金城千里指遼闊的國土堅城環繞,險固可靠。
  • 金城石室比喻險固的城池。
  • 金城湯池城、池:城牆和護城河;湯:熱水。金屬的城牆,滾水的護城河。比喻堅固無比、防守嚴密的城市或工事。
  • 金翅擘海金翅:佛經中所說鳥名;擘:用手把東西分開或折斷。比喻文辭筆力雄壯。
  • 金丹換骨比喻詩人創作進入了造詣極深的頓悟境界。
  • 金貂換酒金貂:漢以後皇帝左右侍臣的冠飾。取下金冠換美酒。形容不拘禮法,恣情縱酒。
  • 金貂取酒取下金冠換美酒。形容不拘禮法,恣情縱酒。同“金貂換酒”。
  • 金貂貰酒取下金冠換美酒。形容不拘禮法,恣情縱酒。同“金貂換酒”。
  • 金斷觿決如同金屬的刀斧砍物,骨製成的錐子解結。形容決斷迅速。
  • 金風送爽金風:指秋天的風。古時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秋為金。秋風帶來了涼意。
  • 金風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 金剛努目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 金剛怒目怒目:睜大眼睛,眼珠突出。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 金剛眼睛指目光銳利能洞徹原形的眼睛。
  • 金戈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同“金戈鐵馬”。
  • 金戈鐵馬戈閃耀著金光,馬配備了鐵甲。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
  • 金戈鐵騎比喻戰爭。也形容戰士持槍馳馬的雄姿。同“金戈鐵馬”。
  • 金谷酒數金谷:園名,晉代石崇建,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北。罰酒三斗的隱語。舊時泛指宴飲時罰酒的斗數。
  • 金鼓連天金鼓:古時作戰,用金鉦和戰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鳴金表示後退;連天:響徹雲霄。形容軍威盛大或戰鬥激烈。
  • 金鼓齊鳴金鼓:指金鉦和戰鼓。金鉦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鬥氣氛緊張激烈。
  • 金鼓喧闐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況激烈
  • 金光蓋地比喻錢神的本領高強。
  • 金龜換酒金龜:袋名,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解下金龜換美酒。形容為人豁達,恣情縱酒。
  • 金閨國士指朝廷的傑出才士。
  • 金閨玉堂指朝廷官宦。
  • 金輝玉潔形容文辭斑斕簡潔。
  • 金雞獨立指獨腿站立的一種武術姿勢。後也指用一足站立。
  • 金雞訊息金雞:古時大赦時,所舉行的一種儀式,即豎長杆,頂立金雞,然後集中罪犯,擊鼓,宣讀赦令。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訊息。
  • 金枷玉鎖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鎖:用鐵環連線而成的刑具。比喻兒女既是父母的寶貝,又是負擔和包袱。
  • 金漿玉醴漿:酒;醴:甜酒。原指仙藥,後指美酒佳釀。
  • 金漿玉液道教說是一種用金和玉溶於朱草而成的仙藥。也指美酒。
  • 金盡裘敝皮袍破了,錢用完了。形容貧困失意的樣子。
  • 金盡裘弊皮袍破了,錢用完了。比喻境況困難。
  • 金精玉液舊指一種仙藥。也指珍貴的飲料。
  • 金科玉律科:舊指法律條文;律:規章,法則。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
  • 金科玉臬臬,標準,法式。原形容法令條文的盡善盡美。現比喻必須遵守、不能變更的信條。同“金科玉律”。
  • 金科玉條科、條:法律條文。原指完美的法律條文。後指不能更改、必須遵守的信條。
  • 金口木舌以木為舌的銅鈴,即木鐸,古代施行政教傳佈命令時所用。指宣揚教化的人。
  • 金口玉牙金、玉:比喻珍貴。指皇帝是金口玉牙,說什麼是什麼,不能更改。現比喻說一不二。
  • 金口玉言舊時俗指皇帝說的話。現在指說出口不能改變的話(用在諷刺)。
  • 金口玉音舊時用以指天子之言。後泛指說話正確,不能改變。
  • 金口御言舊時用以指天子之言。後泛指說話正確,不能改變。同“金口玉音”。
  • 金匱石室匱:櫃子。古時國家收藏重要文書處。
  • 金蘭之交像金石般堅固的交情。
  • 金蘭之契金:比喻堅;蘭:比喻香;契:投合。指交情投合的朋友。
  • 金蘭之友指親密的朋友。
  • 金馬玉堂金馬:漢代的金馬門,是學士待詔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詔學士議事的地方。舊指翰林院或翰林學士。
  • 金門繡戶指富貴人家。
  • 金迷紙碎形容剝削階級奢侈豪華的生活。
  • 金迷紙醉形容剝削階級奢侈豪華的生活。
  • 金甌無缺金甌:盛酒器,比喻國土。金甌沒有殘缺。比喻國土完整。
  • 金瓶落井金瓶掉落井底。比喻一去再無音訊。
  • 金人緘口金人:銅製的人。緘口:封嘴,指緘默不言。銅人閉口不講話。形容言詞謹慎。亦作“金人三緘”。
  • 金人三緘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 金人之緘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 金人之箴比喻因有顧慮而閉口不說話。
  • 金舌弊口金舌:用金子做舌頭;弊:破。用金做的舌頭,說破了嘴。比喻說話很多,枉費口舌。
  • 金舌蔽口比喻閉口不說話。
  • 金聲玉服比喻人的堅貞品格和操守。同“金聲玉色”。
  • 金聲玉潤金:指鍾;玉:指磬。比喻文章氣韻優美。
  • 金聲玉色比喻人的堅貞品格和操守。
  • 金聲玉振以鍾發聲,以磬收韻,奏樂從始至終。比喻音韻響亮、和諧。也比喻人的知識淵博,才學精到。
  • 金聲擲地指擲地作金石之聲。形容語言文字鏗鏘有力。
  • 金石不渝像金石一樣不可改變。形容堅守盟約、節操等。
  • 金石交情比喻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
  • 金石可開形容一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同“金石為開”。
  • 金石良言象黃金寶石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 金石絲竹金:指金屬製的樂器;石:指石制的磬;絲:指弦類樂器;竹:指管類樂器。泛指各種樂器。也形容各種聲音。
  • 金石為開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連金石都被開啟了。形容一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
  • 金石之策形容如同金、石一般經久而穩定的策略。
  • 金石之功金:指鐘鼎類。石:指碑碣類。刻在鐘鼎碑碣之上,永不磨滅的功勳。
  • 金石之計比喻最安全的計策。
  • 金石之堅象金屬和石頭那樣堅硬。形容極為堅硬或強固。
  • 金石之交交:交情。比喻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交情。
  • 金石之言象黃金寶石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 金石至交比喻像金石一樣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
  • 金玉良緣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緣。後泛指美好的姻緣。
  • 金玉滿堂堂:高大的廳堂。金玉財寶滿堂。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金玉:比喻華美;敗絮:爛棉花。外面象金象玉,裡面卻是破棉絮。比喻外表很華美,而裡面一團糟。
  • 金玉其質質:本質,品質。指人的品質高潔。
  • 金玉之言金玉:黃金和美玉。象黃金美玉那樣珍貴的話語。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 金章玉句指華麗的詩文。
  • 金章紫綬紫色印綬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後用以代指高官顯爵。
  • 金昭玉粹指如金玉之明美。
  • 金針度人金針:比喻秘法,訣竅;度:通“渡”,越過,引伸為傳授。把高明的方法傳授給別人。
  • 金針見血猶言一針見血。比喻說話簡短,切中要害。
  • 金枝玉葉原形容花木枝葉美好。後多指皇族子孫。現也比喻出身高貴或嬌嫩柔弱的人。
  • 金鳷擘海比喻詩文雄健有力,精深透徹。
  • 金紫銀青金紫:金印章,紫綬帶。銀青:銀印章,青綬帶。指高官配帶的印綬。借指達官顯貴。
  • 金字招牌舊時店鋪為顯示資金雄厚而用金箔貼字的招牌。現比喻高人一等可以炫耀的名義或稱號。也比喻名譽好。
  • 金臺市駿猶言千金市骨。指不惜以高價買養駿馬。比喻延攬賢才十分誠懇。
  • 金湯之固像金城湯池那樣牢不可破。
  • 金淘沙揀從沙裡淘揀金子。比喻寫作時琢詞煉句。
  • 金題玉躞金題:用泥金書寫的題簽;玉躞:繫縛書卷的玉別子(又稱“插籤”)。指極精美的書畫或書籍的裝璜。
  • 金童玉女道家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後泛指天真無邪的男孩女孩。
  • 金屋藏嬌嬌:原指漢武帝劉徹的表妹陳阿嬌。漢武帝幼小時喜愛阿嬌,並說要讓她住在金屋裡。指以華麗的房屋讓所愛的妻妾居住。也指取妾。
  • 金屋嬌娘指高貴而美麗之女子。
  • 金屋之選指被貴人選為妻室。
  • 金屋貯嬌金屋:華麗的房屋;嬌:阿嬌,漢武帝劉徹姑母的長女,借指美麗的女子。指娶妻或納妾。
  • 金無足赤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足赤:足金,純金。沒有純而又純的金子。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個人沒有一點缺點錯誤。
  • 金吾不禁金吾:秦漢時執掌京城衛戍的地方官。本指古時元宵及前後各一日,終夜觀燈,地方官取消夜禁。後也泛指沒有夜禁,通宵出入無阻。
  • 金相玉式同“金相玉質”。
  • 金相玉映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質”。
  • 金相玉振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同“金相玉質”。
  • 金相玉質金、玉:比喻美好;相:外貌;質:本質。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內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 金鑲玉裹比喻榮華的生活。
  • 金印紫綬黃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綬帶。古代相國、丞相、太尉、大司空、太傅、太師、太保、前後左右將軍及六宮后妃所掌。後代指高官顯爵。
  • 金友玉昆友、昆:指兄弟。對他人兄弟的美稱。
  • 金玉錦繡指精美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巧妙的計策。
  • 金玉良言金玉:黃金和美玉。比喻可貴而有價值的勸告。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