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顏苦諫
fàn yán kǔ jiàn
To remonstrate with shame
“犯顏苦諫”的成語拼音為:fàn yán kǔ jiàn,注音:ㄈㄢˋ ㄧㄢˊ ㄎㄨˇ ㄐㄧㄢˋ,詞性: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年代:古代成語,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今日公瑾怒責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顏苦諫;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觀,不發一語?”,基本解釋:指敢於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當面直言規勸。,例句:唐代·韓愈《病慈恩寺禪院觀已疏議給事中王僕射二十韻》:“倜儻豪傑之畏害,狷介憂勞之犯顏。”
拼音 |
fàn yán kǔ jiàn |
注音 |
ㄈㄢˋ ㄧㄢˊ ㄎㄨˇ ㄐㄧㄢˋ |
詞性 |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英文 |
To remonstrate with shame |
年代 |
古代成語 |
解釋 |
指敢於冒犯君主或尊長的威嚴當面直言規勸。 |
出處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6回:“今日公瑾怒責公覆,我等皆是他部下,不敢犯顏苦諫;先生是客,何故袖手旁觀,不發一語?” |
例句 |
唐代·韓愈《病慈恩寺禪院觀已疏議給事中王僕射二十韻》:“倜儻豪傑之畏害,狷介憂勞之犯顏。” |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