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方桃譬李

fāng táo pì lǐ
Fang Taoyu Li
“方桃譬李”的成語拼音為:fāng táo pì lǐ,注音:ㄈㄤ ㄊㄠˊ ㄆㄧˋ ㄌㄧˇ,詞性: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等,年代:古代成語,出處:南朝·梁·簡文帝《箏賦》:“乃有燕餘麗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經居東里。”,基本解釋:形容姿質之美有如桃李一般。,例句:唐代杜甫《登高》詩:“明亮悲秋風,不如泣玉臺。方桃譬李析,何以調琴瑟?”
拼音 fāng táo pì lǐ
注音 ㄈㄤ ㄊㄠˊ ㄆㄧˋ ㄌㄧˇ
詞性 作謂語、定語;用於人等
英文 Fang Taoyu Li
年代 古代成語
解釋 形容姿質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出處 南朝·梁·簡文帝《箏賦》:“乃有燕餘麗妾,方桃譬李,本住南城,經居東里。”
例句 唐代杜甫《登高》詩:“明亮悲秋風,不如泣玉臺。方桃譬李析,何以調琴瑟?”
補充糾錯
上一個成語: 方枘圜鑿
下一個成語: 方頭不劣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順接) 補充糾錯
  • 李白桃紅桃花紅,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 李代桃僵僵:枯死。李樹代替桃樹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愛護互相幫助。後轉用來比喻互相頂替或代人受過。
  • 李廣不侯以之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同“李廣未封”。
  • 李廣難封以之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同“李廣未封”。
  • 李廣未封漢名將李广部下因軍功而封侯的人很多,而李廣本人抗擊匈奴,戰功顯赫,卻不見封侯。後因以“李廣未封”、“李廣不侯”、“李廣難封”慨嘆功高不爵,命運乖舛。
  • 李郭同船以之比喻知已相處。同“李郭同舟”。
  • 李郭同舟以之比喻知已相處。
  • 李郭仙舟常用為友人相親之典。
  • 李下瓜田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場合。
以""字結尾的成語接龍(逆接) 補充糾錯
  • 方便之門方便:本佛家語,指靈活對待。原是佛教指引人入教的門徑,後指給人方便的門路。
  • 方驂並路猶並駕齊驅。
  • 方寸不亂方寸:指心。心緒不亂。形容人遇到特殊緊急的情況時能夠從容鎮定。
  • 方寸萬重方寸:指心。萬重:多話。心裡頭有千言萬語。
  • 方寸已亂心已經亂了。
  • 方寸之地指心。
  • 方底圓蓋方底器皿,圓形蓋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 方來未艾指(恩澤)方始來到尚未止歇。
  • 方領矩步方領:直的衣領;矩步:行步合乎規矩。指古代儒者的服飾和容態。
  • 方領圓冠方形的衣領和圓形的帽冠,為古代儒生的服飾。亦借指儒生。
  • 方面大耳方臉盤,大耳朵。舊指富貴相。
  • 方枘圓鑿枘:榫頭;鑿:榫眼。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方枘圜鑿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同“方枘圓鑿”。
  • 方桃譬李形容姿質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 方頭不劣方頭:俗指不通時宜;不劣:倔強不馴順。形容人性格倔強、頑固。
  • 方頭不律形容人性格倔強、頑固。同“方頭不劣”。
  • 方外之人方外:世外。原指言行超脫於世俗禮教之外的人。後指僧道。
  • 方興未艾方:正在;興:興起;艾:停止。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
  • 方興未已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同“方興未艾”。
  • 方言矩行指言行方正,合乎規範。
  • 方以類聚指同類事物相聚一處。方:辦法,做法,技巧。
  • 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方:方術,治道的方法;物:事物。原指各種方術因種類相同聚在一起,各種事物因種類不同而區分開。後指人或事物按其性質分門別類。
  • 方員可施隨處可用。形容人多才多藝。
  • 方鑿圓枘鑿:榫眼;枘:榫頭。方枘裝不進圓鑿。比喻格格不入,不能相合。
  • 方正不阿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諛,謅媚。指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謅媚。
  • 方趾圓顱方腳圓頭。指人類。
  • 方滋未艾事物正在發展,尚未達到止境。同“方興未艾”。
  • 方足圓顱方形腳、圓形頭為人的特徵,因以指人類。同“方趾圓顱”。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