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詢
笊籬 笊籬的意思 笊籬怎麼讀
“笊籬”詞語拼音為:zhào lí,注音:ㄓㄠˋ ㄌㄧˊ,首字母:zl,“笊籬”的詞性為:名詞,近義詞:竹籬笆,反義詞:無,基本解釋:1.用竹篾或鐵絲﹑柳條編成蛛網狀供撈物瀝水的器具。
拼音 zhào lí 注音 ㄓㄠˋ ㄌㄧˊ
首字母 zl 詞性 名詞
近義詞 竹籬笆
反義詞
基本解釋 1.用竹篾或鐵絲﹑柳條編成蛛網狀供撈物瀝水的器具。
補充糾錯
上一個詞語: 趙字
下一個詞語: 旐旌
笊籬” 網路解釋 補充糾錯

笊籬是一種發源於中國的傳統的烹飪器具,用竹篾、柳條、鉛絲等編成。像漏勺一樣,有眼兒,烹飪時,用來撈取食物,使被撈的食品與湯、油分離。

主要用於撈餃子、撈麵等等。由於笊網形狀酷似蜘蛛網,故英文譯作Spider。閩南語俗稱面摵仔,摵仔面(俗寫作切仔面)一名即源於此。材質有竹編的、金屬的(舊時有用黃銅、鋁等金屬打造,當前多用鐵和不鏽鋼製成)。福建農村用的笊籬都用毛竹編成,用於打撈番薯米和未完全煮熟的大米飯,然後裝到飯甑中蒸煮。笊籬把手也用毛竹片而製成,長約三尺。

”字詞語 補充糾錯
展開↧
相關漢字解釋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