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í sāo | 注音 | ㄌㄧˊ ㄙㄠ |
首字母 | ls | 詞性 | 名詞 |
近義詞 | 離愁、離別、離散、離開、離心、離合、離奇、離異、離子、離岸 | ||
反義詞 | 相聚、團聚、團結、合一、合攏、合併、合作、合意、合法、合乎 | ||
基本解釋 | 《楚辭》篇名。戰國楚人屈原作。共二千四百餘字。離騷”之意,一般認為是遭憂”或牢騷”。前半部分表達作者的理想抱負,以及遭受奸黨攻擊而寧死不改的執著意志;後半部分具有浪漫色彩,寫作者神遊天地,甘願以死相殉。篇中將歷史、神話、現實交織在一起,大量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喻,辭采瑰麗,結構宏大,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作。 |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篇,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此詩以詩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為中心。前半篇反覆傾訴詩人對楚國命運和人民生活的關心,表達要求革新政治的願望,和堅持理想、雖逢災厄也絕不與邪惡勢力妥協的意志;後半篇透過神遊天界、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後欲以身殉的陳述,反映出詩人熱愛國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的浪漫主義精神,並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其主要注本有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南宋朱熹的《楚辭集註》、清代戴震的《屈原賦注》等。
離騷是一個漢語詞彙,表達詩有別用,共六種:遭遇憂患、離別的愁思、牢騷、文體之一種;泛指詞賦詩文、曲名,還是屈原作品的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