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

[ 成語故事 ]

故事發生在一個古代國家的著名官員身上。這位官員名叫李長安,他是一位非常聰明能幹的人,深受國君的信任和重視。然而,由於一次失誤,他犯下了一個大錯。

故事的開始,國君派李長安去往一片險要的山區,與鄰國進行邊界劃分的工作。李長安非常認真地制定了一套詳細的規劃方案,並與鄰國的使者進行了多次協商。可是,在實施過程中,他沒有充分考慮到地勢的變化,導致劃定的邊界出現了嚴重錯誤。

這個錯誤引起了鄰國的不滿和抗議,情況十分緊張。國君非常生氣,李長安為自己的過失感到無比愧疚,深知自己不應該犯下如此低階的錯誤。為了挽回這個錯誤,他決定用自己的行動向國君表達愧疚和懺悔的心情。

李長安當即踏上征程,來到附近的一片荊棘叢生的山地。他找來唯一能夠指引方向的地圖和罐裝的食物,揹著沉重的荊棘,徒步跋涉向國君的王宮請求罪。

經過連續七天七夜的艱苦跋涉,受到刺傷,被夜晚的寒冷風吹襲,李長安終於疲倦不堪地踩上了回到王宮的土地。國君得知他的懺悔之行後,非常感動,他為李長安準備了盛大的接待儀式。

在接待儀式上,李長安匍匐在地磕頭,請罪和懺悔的心情溢於言表。國君看在眼裡,心中更加感動,他賜予李長安大赦,並宣佈見證李長安的懺悔之舉,將來將此故事流傳百世。

從此以後,人們就形容一個人願意承擔自己的錯誤並積極行動改正時,用“負荊請罪”來形容他的行為。這個成語也成了一種道德準則,教導人們勇於面對錯誤並努力改正。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小兔子過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