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起源於軒轅黃帝,後又經醫家、醫學理論家聯合增補發展創作,一般認為集結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鉅著。在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
素問
靈樞
黃帝內經簡介

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最早、最完整的醫學經典之一,被譽為中醫的經典之一。提供了關於黃帝內經的詳細介紹、解讀、應用和研究等內容。該網站包括原文閱讀、經絡穴位、治則治法、食療保健、藥膳製作等多個版塊,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黃帝內經諮詢和學習資源。透過瀏覽黃帝內經網站,讀者可以更好地瞭解和掌握這一中醫經典的精髓,從而在實際生活中更好地保健身體,預防疾病。

分享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