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八正神明論

八正神明論原文

  黄帝问曰:用针之服,必有法则焉,今何法何则?岐伯对曰:法天则地,合以天光。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

  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

  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故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帝曰:星辰八正何候?岐伯曰:星辰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八正者,所以八风之虚邪以时至者也。四时者所以春秋冬夏之气所在,以时调之也。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也。以身之虚而逢天之虚,两虚相感,其气至骨,入则伤五脏,工候救之,弗能伤也。故曰:天忌不可不知也。

  帝曰:善。其法星辰者,余闻之矣,愿闻法往古者。岐伯曰:法往古者,先知针经也,验于来今者,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而调之于身,观其立有验也。

  观其冥冥者,言形气荣卫之不形于外,而工独知之。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而调之,工常先见之。然而不形于外,故曰观于冥冥焉!通于无穷者,可以传于后世也。是故工之所以异也。然而不形见于外,故俱不能见也。视之无形,尝之无味,故谓冥冥,若神髣佛。

  虚邪者,八正之虚邪气也;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上工救其萌牙,必先见三部九候之气,尽调不败而救之,故曰上工。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救其已成者,言不知三部九候之相失,因病而败之也,知其所在者,知诊三部九候之病脉处而治之,故曰守其门户焉。莫知其情,而见邪形也。

  帝曰:余闻补泻,未得其意。岐伯曰:泻必用方,方者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乃复候其方吸而转针,乃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必用方,其气而行焉。

  补必用员,员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荣,复以吸排针也。故员与方,非针也。

  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帝曰:妙乎哉论也,合人形于阴阳四时,虚实之应,冥冥之期,其非夫子孰能通之。然夫子数言形与神,何谓形?何谓神?愿卒闻之。

  岐伯曰:请言形,形乎形,目冥冥,问其所病,索之于经,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

  帝曰:何谓神?岐伯曰: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八正神明論譯文

  黃帝問道:用針的技術,必然有他一定的方法準則,究竟有什麼方法,什麼準則呢?

  岐伯回答說:要在一切自然現象的演變中去體會。

  黃帝道:願詳盡的瞭解一下。

  岐伯說:凡針刺之法,必須觀察日月星辰盈虧消長及四時八正之氣候變化,方可運用針刺方法。所以氣候溫和,日色晴朗時,則人的血液流行滑潤,而衛氣浮於表,血容易瀉,氣容易行;氣候寒冷,天氣陰霾,則人的血行也滯澀不暢,而衛氣沉於裡。月亮初生的時候,血氣開始流利,衛氣開始暢行;月正圓的時候,則人體血氣充實,肌肉堅實;月黑無光的時候,肌肉減弱,經絡空虛,衛氣衰減,形體獨居。所以要順著天時而調血氣。因此天氣寒冷,不要針刺;天氣溫和,不要遲緩;月亮初生的時候,不可用瀉法;月亮正圓的時候,不可用補法;月黑無光的時候,不要針刺。這就是所謂順著天時而調治氣血的法則。因天體執行有一定順序,故月亮有盈虧盛虛,觀察日影的長短,可以定四時八正之氣。所以說:月牙初生時而瀉,就會使內臟虛弱;月正圓時而補,使血氣充溢於表,以致絡脈中血液留滯,這叫做重實;月黑無光的時候用針刺,就會擾亂經氣,叫做亂經。這樣的治法必然引起陰陽相錯,真氣與邪氣不分,使病變反而深入,致衛外的陽氣虛竭,內守的陰氣紊亂,淫邪就要發生了。

  黃帝道:星辰八正觀察些什麼?

  岐伯說:觀察星辰的方位,可以定出日月循行的度數。觀察八節常氣的交替,可以測出異常八方之風,是什麼時候來的,是怎樣為害於人的。觀察四時,可以分別春夏秋冬正常氣候之所在,以便隨時序來調養,可以避免八方不正之氣候,不受其侵犯。假如虛弱的體質,再遭受自然界虛邪賊風的侵襲,兩虛相感,邪氣就可以侵犯筋骨,再深入一步,就可以傷害五臟。懂得氣候變化治病的醫生,就能及時挽救病人,不至於受到嚴重的傷害。所以說天時的宜忌,不可不知。

  黃帝道:講得好!關於取法於星辰的道理,我已經知道了,希望你講講怎樣效法於前人?

  岐伯說:要取法和運用前人的學術,先要懂得《針經》。要想把古人的經驗驗證於現在,必先要知道日之寒溫,月之盈虧,四時氣候的浮沉,而用以調治於病人,就可以看到這種方法是確實有效的。所謂觀察其冥冥,就是說榮衛氣血的變化雖不賢路於外,而醫生卻能懂得,他從日之寒溫,月之盈虧,四時氣候之浮沉等,進行綜合分析,做出判斷,然後進行調治。因此醫生對於疾病,每有先見之明,然而疾病並未顯露於外,所以說這是觀察於冥冥。能夠運用這種方法,通達各種事理,他的經驗就可以流傳於後世,這是學識經驗豐富的醫生不同於一般人的地方。然而病情是不顯露在表面,所以一般人都不容易發現,看不到形跡,嘗不出味道,所以叫做冥冥,好象神靈一般。虛邪,就是四時八節的虛邪賊風。正邪,就是人在勞累時汗出腠理開,偶而遭受虛風。正邪傷人輕微,沒有明顯的感覺,也無明顯病狀表現,所以一般醫生觀察不出病情。技術高明的醫生,在疾病初起,三部九侯之脈氣都調和而未敗壞之時,就給以早期救治,所以稱為“上工”。“下工”臨證,是要等疾病已經形成,甚或至於惡化階段,才進行治療。所以說下工要等到病成階段才能治療,是因為不懂得三部九侯的相得相失,致使疾病發展而惡化了。要明瞭疾病之所在,必須從三部九侯的脈象中詳細診察,知道疾病的變化,才能進行早期治療。所以說掌握三部九侯,好象看守門戶一樣的重要,雖然外表尚未見到病情,而醫者已經知道疾病的形跡了。

  黃帝道;我聽說:針刺有部瀉二法,不懂得它的意義。

  岐伯說:瀉法必須掌握一個“方”字。所謂“方”,就是正氣方盛,月亮方滿,天氣方溫和,身心方穩定的時候,並且要在病人吸氣的時候進針,再等到他吸氣的時候轉針,還要等他呼氣的時候慢慢的拔出針來。所以說瀉必用方,才能發揮瀉的作用,使邪氣瀉去而正氣執行。補法必須掌握一個“圓”字。所謂“圓”,就是行氣。行氣就是導移其氣以至病所,刺必要中其#穴,還要在病人吸氣時拔針。所謂“圓”與“方”,並不是指標的形狀。一個技術高超有修養的醫生,必須明瞭病人形體的肥瘦,營衛血氣的盛衰。因為血氣是人之神的物質基礎,不可不謹慎的保養。

  黃帝道:多麼奧妙的論述啊!把人身變化和陰陽四時虛實聯絡起來,這是非常微妙的結合,要不是先生,誰能夠弄得懂呢!然而先生屢次說道形如神,究竟什麼叫形?什麼叫神?請你詳盡的講一講。

  岐伯說:請讓我先講形。所謂形,就是反映於外的體徵,體表只能察之概況,但只要問明發病的原因,再仔細診察經脈變化,則病情就清楚的擺在面前,要是按尋之仍不可得,那麼便不容易知道他的病情了,因外部有形跡可察,所以叫做形。

  黃帝道:什麼叫神?

  岐伯說:請讓我再講神。所謂神,就是望而知之,耳朵雖然沒有聽到病人的主訴,但透過望診,眼中就明瞭它的變化,亦已心中有數,先得出這一疾病的概念,這種心領神會的速度獨悟,不能用言語來形容,有如觀察一個東西,大家沒有看到,但他能運用望診,就能夠獨自看到,有如在黑暗之中,大家都很昏黑,但他能運用望診,就能夠昭然獨明,好象風吹雲散,所以叫做神,診病時,若一三不九侯為之本原,就不必拘守九針的理論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