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素問·靈蘭秘典論

靈蘭秘典論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靈蘭秘典論譯文

黃帝問道:我想聽你談一下人體六髒六腑這十二個器官的責任分工,高低貴賤是怎樣的呢?

  岐伯回答說:你問的真詳細呀!請讓我談談這個問題。心,主宰全身,是君主之官,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都由此而出。肺,是相傅之官,猶如相傅輔佐著君主,因主一身之氣而調節全身的活動。肝,主怒,像將軍一樣的勇武,稱為將軍之官,謀略由此而出。膻中,維護著心而接受其命令,是臣使之官,心志的喜樂,靠它傳佈出來。脾和胃司飲食的受納和布化,是倉廩之官,無味的陰陽靠它們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運輸。大腸是傳導之官,它能傳送食物的糟粕,使其變化為糞便排除體外。小腸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進一步分化清濁。腎,是作強之官,它能夠使人發揮強力而產生各種伎巧。三焦,是決瀆之官,它能夠通行水道。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透過氣化作用,方能排除尿液。以上這十二官,雖有分工,但其作用應該協調而不能相互脫節。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順達,則下屬也會安定正常,用這樣的道理來養生,就可以使人長壽,終生不會發生危殆,用來治理天下,就會使國家昌盛繁榮。君主如果不明智順達,那麼,包括其本身在內的十二官就都要發生危險,各器官發揮正常作用的途徑閉塞不通,形體就要受到嚴重傷害。在這種情況下,談養生續命是不可能的,只會招致災殃,縮短壽命。同樣,以君主之昏聵不明來治理天下,那政權就危險難保了,千萬要警惕再警惕呀!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難測的,其變化也沒有窮盡,誰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實在是困難得很呀!有學問的人勤勤懇懇地探討研究,可是誰能知道它的要妙之處!那些道理闇昧難明,就象被遮蔽著,怎能瞭解到它的精華是什麼!那似有若無的數量,是產生於毫蹻也是起於更小的度量,只不過把它們千萬倍地積累擴大,推衍增益,才演變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黃帝說:好啊!我聽到了精純明徹的道理,這真是大聖人建立事業的基礎,對於這宣暢明白的宏大理論,如果不專心修省而選擇吉祥的日子,把這些著作珍藏在靈臺蘭室,很快地儲存起來,以便流傳後世。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