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道:有的病人,四肢發熱,遇到風寒,熱得更加厲害,如同炙於火上一般,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說:這是由於陰氣少而陽氣勝,所以發熱而煩悶。
黃帝說:有的人穿的衣服並不單薄,也沒有為寒邪所中,卻總覺得寒氣從內而生,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是由於這種人多痺氣,陽氣少而陰氣多,所以經常感覺身體發冷,象從冷水中出來一樣。
黃帝說:有的人四肢發熱,一遇到風寒,便覺得身如熱火燻炙一樣,這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這種人多因素體陰虛而陽氣勝。四肢屬陽,風邪也屬陽,屬陽的四肢感受屬陽的風邪,是兩陽相併,則陽氣更加亢盛,陽氣益盛則陰氣日益虛少,至衰少的陰氣不能熄滅旺盛的陽火,形成了陽氣獨旺的局面。現洋氣獨旺,便不能生長,因陽氣獨生而生機停止。所以這種四肢熱逢風而熱的如炙如火的,其人必然肌肉逐漸消瘦。
黃帝說:有的人身體寒涼,雖進湯火不能使之熱,多穿衣服也不能使之溫,但卻不惡寒戰慄,這是什麼病呢?
岐伯說:這種人平素即腎水之氣盛,又經常接近水溼,致水寒之氣偏盛,而太陽之陽氣偏衰,太陽之陽氣衰則腎之枯竭不長。腎是水髒,主生長骨髓,腎脂不生則骨髓不能充滿,故寒冷至骨。其所以不能戰慄,是因為肝是一陽,心是二陽,一個獨陰的腎水,勝不過心肝二陽之火,所以雖寒冷,但不戰慄,這種病叫“骨痺”,病人必骨節拘攣。
黃帝說:有的人皮肉麻木沉重,雖穿上棉衣,仍然如故,這是什麼病呢?
岐伯說:這是由於營氣虛而衛氣實所致。營氣虛弱則皮肉麻木不仁,又不能舉動,所以皮肉更加麻木沉重。若人的形體與內臟的神志不能相互為用,就要死亡。
黃帝說:人病氣逆,有的不能安臥而呼吸有聲;有的不能安臥而呼吸無聲;有的起居如常而呼吸有聲;有的能夠安臥,行動則氣喘;有的不能安臥,也不能行動而氣喘;有的不能安臥,臥則氣喘。是哪些臟腑發病,使之這樣呢?我想知道是什麼緣故。
岐伯說:不能安臥而呼吸有聲的,是陽明經脈之氣上逆。足三陽的經脈,從頭到足,都是下行的,現在足陽明經脈之氣上逆而行,所以呼吸不利而有聲。陽明是胃脈,胃是六腑之海,胃氣亦以下行為順,若陽明經脈之氣逆,胃氣便不得循常道而下行,所以不能平臥。《下經》曾說:“胃不和則臥不安。”就是這個意思。若起居如常而呼吸有聲的,這是由於肺之脈絡不順,絡脈不能隨著經脈之氣上下,故其氣留置於經脈而不行於絡脈。但絡脈生病是比較輕微的,所以雖呼吸不利有聲,但起居如常。若不能安臥,臥則氣喘的,是由於水氣侵犯所致。水氣是循著津液流行的道路而流動的。腎是水髒,主持津液,如腎病不能主水,水氣上逆而犯肺,則人即不能平臥而氣喘。
黃帝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