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五色

五色原文

  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之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雷公曰:五言之辨,奈何?黄帝曰: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首面上于阙庭,王宫在于下极,五脏安于胸中,真色以致,病色不见,明堂润泽以清,五官恶得无辨乎?

  雷公曰:其不辨者,可得闻乎?黄帝曰: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部骨陷者,必不免于病矣。其色部乘袭者,虽病甚,不死矣。

  雷公曰:官五色奈何?黄帝曰:青黑为痛,黄赤为热,白为寒,是谓五官。

  雷公曰:病之益甚,与其方衰,如何?黄帝曰:外内皆在焉。切其脉口,滑小紧以沉者,病益甚,在中;人迎气大紧以浮者,其病益甚,在外。其脉口浮滑者,病日进;人迎沉而滑者,病日损。其脉口滑以沉者,病日进,在内;其人迎脉滑盛以浮者,其病日进,在外。脉之浮沉及人迎与寸口气小大等者,病难已;病之在藏,沉而大者,易已,小为逆;病在腑,浮而大者,其病易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甚坚者,伤于食。

  雷公曰: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黄帝曰: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病生于内者,先治其阴,后治其阳,反者益甚。其病生于阳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反者益甚。其脉滑大,以代而长者,病从外来,目有所见,志有所恶,此阳气之并也,可变而已。

  雷公曰:小子闻风者,百病之始也;厥逆者,寒湿之起也,别之奈何?黄帝曰:常候阙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在地为厥。此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

  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不病而卒死?

  雷公曰:病小愈而卒死者,何以知之?黄帝曰: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雷公再拜曰:善乎!其死有期乎?黄帝曰:察色以言其时。

  雷公曰:善乎!愿卒闻之。黄帝曰:庭者,首面也;阙上者,咽喉也;阙中者,肺也;下极者,心也;直下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者,脾也;方上者,胃也;中央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者,膝也;膝以下者,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者,股里也;巨屈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男女异位,故曰阴阳。审察泽夭,谓之良工。

  沉浊为内,浮泽为外。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黄而膏润为脓,赤甚者为血痛,甚为挛,寒甚为皮不仁。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今。故相气不微,不知是非,属意勿去,乃知新故。色明不粗,沉夭为甚,不明不泽,其病不甚。其色散,驹驹然,未有聚;其病散而气痛,聚未成也。肾乘心,心先病,肾为应,色皆如是。

  男子色在于面王,为小腹痛;下为卵痛;其圜直为茎痛,高为本,下为首,狐疝□阴之属也。

  女子在于面王,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搏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其随而下而至胝,为淫,有润如膏状,为暴食不洁。

  左为左,右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黄,皆端满有别乡。别乡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荚,在面王为不日。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也。

五色譯文

  雷公問黃帝道:面部五種氣色的變化,是僅僅反映在明堂部位嗎?我不知道其中的含意。

  黃帝說:明堂,就是鼻部;闕,就是兩眉之間;庭,就是額頭;蕃,就是兩頰側面;蔽,就是耳門。這些部位都方正開闊,距離十步之外,可見這些部位從正面顯現,象這樣的面相,一定會長命百歲。

  雷公問:如何辨別五官所顯的氣色?

  黃帝說:鼻骨高而隆起,鼻樑平且直,五臟的徵候依次反映在鼻部中央,六腑的徵候則反應在挾持鼻部兩側的部位,眉間、顏額在上,反映頭面情況,兩眼之間在下,反映心臟這個王宮的情況。當五臟在胸腔中安定和順時,鼻部中央色澤正常,病色不顯,鼻部看上去潤澤清亮,如此,五官所顯的病色怎麼會辨別不出呢?

  雷公問:如果要辨別病色,可否讓我聽聽具體方法呢?

  黃帝說:五臟的各自的病色,各自會顯現在相應的部位。若鼻部中央兩側反映五臟六腑的部位出現骨陷現象,那麼此人一定是生病了。如果各部位的氣色顯現於其相生的部位,表明病情雖重,但不至於死亡。

  雷公問:五色所主的是什麼病症?

  黃帝說:青、黑色主痛,黃、赤色主熱,白色主寒,這就是五色所主。

  雷公問:病情的加重和病邪的將衰,如何診斷?

  黃帝說:外腑內臟的疾病的加重和將衰都在脈象上顯現。切按病人的脈口,脈現滑、小、緊且沉的,其病日益加重,病在五臟;人迎脈氣出現大、緊且浮的,其病日益加重,病在六腑。脈口脈象浮滑的,病情日趨嚴重;人迎脈象沉而滑的,病情日漸減輕。脈口脈象滑且沉的,疾病日益嚴重,病在五臟;人迎脈象滑盛且浮的,疾病日益嚴重,病在六腑。脈象浮沉大小一樣,與人迎和寸口脈象四季有別相悖,其病難於治癒。病在五臟,脈象沉而大的,病易治癒;脈象沉而細小的,真陰衰而病呈逆象。病在六腑,脈象浮而大的,其病容易治癒。人迎脈象盛而堅的,表明外傷於寒邪;氣口脈象盛而堅的,表明內傷於飲食。

  雷公問:怎樣用面部氣色來判斷病情的輕重?

  黃帝說:如果病人面部氣色略為明亮,病輕;病人面部氣色沉滯晦暗,病重。如果面部病色向上發展,表明病情日益嚴重;如果病色向下行,如同浮雲散去,表明病將痊癒。五種病色,各自反映在面部臟腑所屬的部位,有的反映在鼻兩側,即外部,是六腑的病色;有的反映在鼻中央,即內部,是五臟的病色。病色從外部向內部發展的,表明病邪從表入裡;病色從內部向外部發展的,表明病邪從裡出表。病生於五臟的,先治其髒,後治其腑,如果治反了,病情就日益嚴重;病生於六腑的,先治其表,後治其裡,如果顛倒而治,病情就會日趨嚴重。如果脈象滑大或脈代而長的,表明病邪外侵而來,病人目有所妄見,心有所妄想,這是陽氣過盛而致的病,治療應瀉陽補陰,病就會好的。

  雷公問:我聽說風邪是百病的根源;而厥痺之病,是寒溼之氣引起,從面色上如何分辨?

  黃帝說:應當觀察眉間的氣色,如果呈現出浮薄光澤,就是風病;如果出現沉濁晦暗之色,就是痺病;如果病色顯現在下頦,就是厥病,這是一般的規律,即根據各部位的色澤來診斷疾病。

  雷公問:有的人沒顯什麼病象卻突然死亡,怎樣才能預知呢?

  黃帝說:元氣大虛,大邪之氣侵入臟腑,雖然沒有病象,也會突然死亡。

  雷公間:病稍微好轉,而病人卻突然死亡,怎樣才能預知呢?

  黃帝說:如果赤色顯現在兩邊顴骨上,大如拇指一般,病雖稍微好轉,病人肯定會突然死亡。如果黑色顯現在天庭上,大如拇指一般,肯定會不顯病象而突然死亡。

  雷公拜了兩拜說:講得好啊!病死可以預知嗎?

  黃帝說:觀察面部氣色的變化來判斷病人死亡的時間。

  雷公說:好啊!我願全面地瞭解如何觀察。

  黃帝說:天庭,反應頭面部的疾病;眉間之上,反應咽喉的疾病;兩眉之間,反應肺臟的疾病;兩眼之間,反應心臟的疾病;兩眼之間直下的鼻柱,反應肝臟的疾病;鼻柱左側與顴骨間的部位,反應膽的疾病;鼻尖,反應脾的疾病;鼻尖兩側略向上的部位,反應胃的疾病;面部正中央,反應大腸的疾病;挾面中央的兩頰部位,反應腎的疾病;腎屬的頰部下方,反應臍部的疾病:在鼻準以上的兩側的兩顴之內的部位,反應小腸的疾病;鼻準以下的人中處反應膀胱、子宮的疾病;說到各部位所反應的四肢疾病,就是顴骨反應肩部疾病;顴骨後方反應手臂的疾病;在該部位下方,反應手的疾病;眼內角上方,反應胸部和兩乳的疾病;挾兩頰外方的耳邊部位,反應背部疾病;沿牙床頰車穴以下部位,反應大腿疾病;兩牙床中央部位,反應膝部疾病;該部位以下反應小腿的疾病;再下的部位反應足部的疾病;嘴旁大紋處,反應大腿內側的疾病;頰下曲骨部位,反應膝蓋骨的疾病;以上是與五臟六腑肢體相應的面部各部位,各有各自的範圍。各自部位的範圍明確了,治療時,陰衰而陽盛的,用補陰法來調和;陽衰而陰盛的,用助陽法來調和。只要先仔細察明各部位所顯現的色澤再施治,每次診治都會十分恰當。能夠辨別陰陽二氣執行是陰氣右行,陽氣左行。就可說是瞭解了陰陽執行的規律了。男女病色的反應,其位置是不同的,所以說了解了陰陽執行的規律,又能仔細觀察面部各部位氣色的潤澤和晦暗,從而確診病的部位和輕重,這可稱得上是好醫生。

  面色沉滯晦暗,表明是在裡在五臟的疾病。面色淺浮有光澤,表明是在外在六腑的疾病。面色黃赤是熱病,面色青黑是痛病,面色蒼白是寒症,面色發黃而油亮表明瘡癰化膿,面色特別赤紅的是有留血,疼痛極了就會發生筋脈拘攣,受寒深就會出現面板麻木。五種病色各自顯現在臟腑肢節所屬的面部部位上,觀察它們的沉浮,可以知道病邪的深淺;觀察五色的潤澤或晦暗,可以知道病情的輕重;觀察五色的離散或聚集,可以知道病期的長短;觀察五色的上下,可以知道病的部位;全神貫注地觀察病人面部五色變化,可以知道病的過去和現在。因此,觀察面部氣色不細緻入微,就不知道病的好壞,專心致志,聚精會神,才能瞭解病的過去和現在。面色明亮而不粗糙,其病不重;面色既不明亮,也不潤澤,而顯沉滯晦暗的,病情嚴重。病色離散而不聚集的,病勢好轉;如果病色離散僅有氣滯不通所引起的疼痛,就表明不是積聚的病。腎病所呈的黑色侵犯面部心臟的部位,是因為心臟先有了病,所以腎病的黑色乘虛而入。病色的顯現,很多是如此的。

  男子的病色顯現在鼻準上,病發為小腹疼痛。向下牽連睪丸疼痛。如果病色顯現在人中水溝處,就會發生陰莖疼痛。病色在人中水溝的上半部,陰莖根部作痛;病色在人中水溝的下半部,陰莖頭部作痛,這是狐疝和癀陰一類的病。

  女子的病色顯現在鼻準上,表明膀胱和子宮有病。病色散,為痛症;病色聚集,為積聚病。積聚在內,或方或圓,或左或右,各與病色的形狀相似。如果病色一直下行到唇部,就是白淫病。如果病色光潤如脂,就是暴食或吃了不潔食物導致飲食停滯,淤積痰涎的表現。

  病色顯現在面部左側,就是左側有病;病色顯現在面部右側,就是右側有病。面部有病色,或聚或散而不端正的,觀察面部病色所在的部位,就可以知道發病的部位。氣色,就是指青、黑、赤、白、黃五色,它們都應端正充盈地顯現在所屬的部位上;如果出現在其他部位上,如心主的赤色出現在鼻準上,大如榆莢,不過幾天,必有病變。如果病色形狀為上邊尖銳,表明頭部正氣虛,病邪將向上發展;如果病色形狀為下邊尖銳,表明病邪將向下發展,病色形狀左右尖銳,表明病邪將向左右發展。五色和五臟相對應的關係是,青為肝色,赤為心色,白為肺色,黃為脾色,黑為腎色。肝與筋相合,心與脈相合,肺與面板相合,脾與肌肉相合,腎與骨相合。依據這種相應關係,就可診斷疾病。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