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靈樞·陰陽二十五人

陰陽二十五人原文

  黄帝曰:余闻阴阳之人何如?伯高曰: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不离于五,人亦应之。故五五二十五人之政,而阴阳之人不与焉。其态又不合于众者五,余已知之矣。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歧伯曰:悉乎哉问也,此先师之秘也,虽伯高犹不能明之也。

  黄帝避席遵循而却曰:余闻之得其人弗教,是谓重失,得而泄之,天将厌之,余愿得而明之,金柜藏之,不敢扬之。歧伯曰:先立五形金木水火土,别其五色,异其五形之人,而二十五人具矣。

  黄帝曰:愿卒闻之。歧伯曰:慎之慎之,臣请言之。

  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足厥阴,佗佗然,大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左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下随随然。钛角之人,比于右足少阳,少阳之上推推然。判角之人比于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枯枯然。

  火形之人,比于上征,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脱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手少阴核核然。质征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少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下慆慆然,右征之人比于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质判之人,比于左手太阳,太阳之下支支颐颐然。

  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太阴,敦敦然。大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加宫之人,比于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少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左宫之人,比于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

  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手太阴敦敦然,釱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右商之人,比于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左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少商之人,比于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

  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绍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足少阴汗汗然。大羽之人,比于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少羽之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桎之为人,比于左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是故五形之人二十五变者,众之所以相欺者是也。

  黄帝曰:得其形,不得其色何如?歧伯曰:形胜色,色胜形者,至其胜时年加,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形色相得者,富贵大乐。

  黄帝曰:其形色相当胜之时,年加可知乎?歧伯曰:凡年忌下上之人,大忌常加七岁,十六岁、二十五岁、三十四岁、四十三岁、五十二岁、六十一岁皆人之大忌,不可不自安也,感则病行,失则忧矣,当此之时,无为奸事,是谓年忌。

  黄帝曰:夫子之言脉之上下,血气之候似知形气,奈何?歧伯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髯美长,血少气多则髯短,故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画,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趾少肉足善寒,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稀、枯悴,善痿厥,足痹。

  足少阳之上,气血盛则通髯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厚,血少气多则胻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无肉。

  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血多气少则恶眉,面多少理,血少气多则面多肉,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坚,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善转筋,踵下痛。

  手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髭美。血少气多则髭恶,血气皆少则无髭。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腋下毛美,手鱼肉以温,气血皆少则手瘦以寒。

  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卷多肉以温,血气皆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以多脉。

  手太阳之上,血气盛则多须,面多肉以平,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肉充满,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

  黄帝曰:二十五人者,刺之有约乎?歧伯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其肥而泽者,血气有余,肥而不泽者,气有余,血不足,瘦而无泽者,气血俱不足,审察其形有气有余不足而调之,可以知逆顺矣。

  黄帝曰:刺其诸阴阳奈何?歧伯曰:按其寸口人迎,以调阴阳,切循其经络之凝涩,结而通者,此于身皆为痛痹,甚则不行,故凝涩,凝涩者,致气以温之,血和乃止。其结络者,脉结血不和,决之乃行,故曰: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必先明知二十五人,则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刺约毕也。

陰陽二十五人譯文

  黃帝說:我聽說有屬陰或屬陽之人,是怎樣的?

  伯高說:天地之間,宇宙之內,都離不開五這個數,人也和它相應。所以,人有五五二十五種型別,而所謂陰陽之人是不在其內的。

  陰陽之人的形態與一般人不同,他們有太陰、少陰、太陽、少陽、陰陽和平五種,這些我已經知道了。我想聽聽二十五種人的形態,瞭解他們因血氣差異所形成的特徵,從而治療時能夠分別候察,由外知內,可以滿足我的要求嗎?

  岐伯說:問得好詳細啊!這是先師的秘要,就連伯高也還不能瞭解它呢。

  黃帝離席卻步,恭敬地說:我聽說,遇到適當的人而不把秘學傳授給他,這是過於慎秘;獲得了秘學而隨隨便便洩露出去,天所不容。我希望得到這秘學並加以闡明,把它藏在金櫃裡面,不敢輕易外傳。

  岐伯說:首先確立金、木、水、火、土五種形態,區別五色,分開五聲,二十五種人就齊備了。

  黃帝說:請全部講給我聽。

  岐伯說:審慎啊,審慎啊!讓我來談談這個問題吧。

  木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角相比類,與天上的東方蒼帝相似。其特徵是:蒼色,小頭,長面,大肩,平背,直身,手足小,有才氣,好勞心,力小,常為各種事務憂心勞神。耐春夏,不耐秋冬,感受了秋冬不正之氣就會生病。這一型別的人,屬於足厥陰肝經,他們的體態是優美的。木形中屬於太角的一類人,比類於左足少陽,少陽的上部,其情態是意滿自得的。木形中屬於左角的一類人,比類於右足少陽,少陽的下部,其表現是和順的。木形中屬於釱角的一類人,比類於右足少陽,少陽的上部,其表現是意氣昂揚的。木形中屬於判角的一類人,比類於左足少陽,少陽的下部,其表現是公正坦直的。

  火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徵相比類,與天上的南方赤帝相似。其特徵是:赤色,齒本寬,尖臉,小頭,肩、背、髀、腹各部發育都好,手足小,腳步穩,走路快而且搖晃肩膀,背部肌肉豐滿,好使氣,輕錢財,不輕易相信他人,多疑慮,見事明白,容顏美好,心急,不能長壽,往往暴亡。耐春夏,不耐秋冬,秋冬時容易感受不正之氣而得病。這一型別的人,屬於手少陰心經,其情態為誠實可信的樣子。火形中屬於質徵的一類人,比類於左手太陽小腸經,太陽的上部,其表現是精神旺盛的。火形中屬於少徵的一類人,比類於右手太陽小腸經,太陽的下部,其表現是樂陶陶的。火形中屬於右徵的一類人,比類於右手太陽小腸經,太陽的上部,其表現是歡欣踴躍的。火形中屬於判徵的一類人,比類於左手太陽小腸經,太陽的下部,其表現是逍遙自得的。

  土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宮相比類,與天上中央一方的黃帝相似。其特徵是:黃色,圓臉,大頭,肩背發育好,大腹,大腿、小腿長得好,手足小,身體多肉,上下勻稱,走路腳步穩,舉足輕,安心,愛作對別人有利的事,不喜好權勢,而慣常依附他人。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時常感受不正之氣而得病。這一類的人,屬於足太陰脾經,其表現是誠實厚道。土形中屬於太宮的一類人,比類於左足陽明胃經,陽明的上部,其表現是和順的。土形中屬於加宮的一類人,比類於左足陽明,陽明的下部,其表現是喜悅的。土形中屬於少宮的一類人,比類於右足陽明,陽明的上部,其表現是圓轉靈活的。土形中屬於左宮的一類人,比類於右足陽明,陽明的下部,其表現是善良的。

  金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商相比類,與天上的西方白帝相似。其特徵是:方臉,白色,頭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足跟處骨頭象是要露出來,骨輕,為人清廉,辦事不拖踏,外表柔靜而內實悍勇,擅長充任下級官吏。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時常感受不正之氣而得病。這一類的人,屬於手太陰肺經,其特點是處事果決敢斷。金形中屬於釱商的一類人,比類於左手陽明,陽明的上部,其表現是鋒芒畢露。金形中屬於右商的一類人,比類於左手陽明,陽明的下部,其表現是從容舒緩的。金形中屬於左商的一類人,比類於右手陽明,陽明的上部,其表現是明察的。金形中屬於少商的一類人,比類於右手陽明,陽明的下部,其表現是莊重威嚴的。

  水形的人,同五音中的上羽相比類,與天上的北方黑帝相似。其特徵是:黑色,面部不平正,大頭,面頰寬,肩小,腹大,手足小,行走時身體搖擺,自腰至尻距離較長,背部也比較長。無所敬畏,好欺騙人,往往遭殺戮而死。耐秋冬,不耐春夏,春夏時常感受不正之氣而得病。這一類的人,屬於足少陰腎經,他們的身上常常是汗津津的。水形中屬於大羽的一類人,比類於右足太陽,太陽的上部,其表現是意滿自得的。水形中屬於少羽的一類人,比類於左足太陽,太陽的下部,其表現是性行紆曲而不直爽。水形中屬於眾羽的一類人:比類於右足太陽,太陽的下部,其表現是潔身自好的。水形中屬於桎羽的一類人,比類於左足太陽,太陽的上部,其表現是安閒恬靜的。所以,五形之人有二十五種變化,彼此各有短長,眾人之間之所以有大欺小,強凌弱的現象,原因也在於此。

  黃帝問:人獲得了適合五行的形體特徵,而不具有相應的膚色,會怎麼樣呢?

  岐伯說:形體的五行屬性克於膚色的五行屬性,或是膚色的五行屬性克於形體的五行屬性,再碰上相剋的時令和應避忌的歲數,感受了邪氣,就會得病,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就值得憂慮了。如果形與色相適合,則將富而且貴,受大快樂。

  黃帝問:如果人的形體的五行屬性與膚色的五行屬性相剋,應避忌的年歲可以知道嗎?

  岐伯說:凡年忌,五分老幼,大忌常加九歲,從七歲起,而後是十六歲,二十五歲,三十四歲,四十三歲,五十二歲,六十一歲,這都是人的大忌之年,不可不自加保重,否則,感受了不正之氣,就會得病,如失於治療,就有危險。凡遇大忌之年,不要做奸邪之事,這就叫做年忌。

  黃帝問:先生說,候察手足三陽經脈上下部的血氣,就可知道形氣的強弱,是怎樣的呢?

  岐伯說:足陽明經的上部,如血氣充盛,則鬍鬚美而且長;血少氣多,則鬍鬚短;氣少血多,則鬍鬚稀少;血氣都少,則沒有鬍鬚,而且嘴角多皺紋。足陽明經的下部,如血氣充盛,則陰毛美而且長,甚至向上衍生直至胸部;血多氣少,則陰毛美而短,向上衍生至臍,走路時足舉得高,足大指肉少,足部易覺寒冷,血少氣多,則下肢肌肉易生凍瘡;血氣都少,則無陰毛,即使有,也是稀少而枯惡,並且容易發生兩足痿厥或痺痛的症狀。

  足少陽經的上部,如血氣充盛,則鬍鬚連鬢而生,美而且長;血多氣少,則連鬢鬍鬚美而短;血少氣多,則連鬢鬍鬚稀少;血氣都少,則無鬢須,感受了寒溼之氣,兩足容易發生痺痛、骨痛及足指爪甲乾枯等症。足少陽經的下部,如血氣充盛,則小腿上的寒毛美而且長,足外踝肌肉肥厚;血多氣少,則小腿上的寒毛美而短,足外踝的皮硬而厚:血少氣多,則小腿上的寒毛稀少,足外踝的皮薄而軟;血氣都少,則小腿上無寒毛,足外踝瘦而無肉。

  足太陽經的上部,如血氣充盛,則兩眉美好,眉中生有長毛;血多氣少,則兩眉枯悴難看,而且面部有許多細小的紋理;血少氣多,則面部多肉;血氣和調,則面色美好。足太陽經的下部,如血氣充盛,則足跟肌肉飽滿而堅實;氣少血多,則足跟瘦而無肉;血氣都少,則足部易轉筋,足跟疼痛。

  手陽明經的上部,如血氣充盛,則嘴上邊的鬍子長得好;血少氣多,則嘴上邊的鬍子長得不好;血氣都少,則嘴上邊沒有鬍子。手陽明經的下部,如血氣充盛,則腋毛長得好,而且手魚部多肉、溫暖;氣血都少,則兩手枯瘦、發涼。

  手少陽經的上部,如血氣充盛,則眉毛美而且長,耳朵皮肉之色美好;血氣都少,則兩耳枯悴色惡。手少陽的下部,如血氣充盛,則手多肉而溫暖;血氣都少,則手瘦瘠而發涼;氣少血多,則手瘦瘠,脈絡顯露於外。

  手太陽經的上部,如血氣充盛,則多生髭鬚,面部多肉而平正;血氣都少,則面瘦而色惡。手太陽經的下部,如血氣充盛,則手掌肌肉飽滿;血氣都少,則手掌枯瘦而發涼。

  黃帝問:這二十五種人,如對他們加以針治,有應準依的法則嗎?

  岐伯說:眉毛長得好的,是由於足太陽經脈,其氣血盛多;眉毛長得不好的,也是由於足太陽經脈,其血氣都少;肥胖而膚色光潤的,是血氣都有餘;肥胖而膚色不光潤的,是氣有餘而血不足;瘦瘠而膚色沒有光澤的,是氣血都不足。審察其形氣有餘、不足的情況,據此對他們加以調治,就可以知道逆與順的區別了。

  黃帝問:針刺諸陰經、陽經,應怎樣呢?

  岐伯說:診按寸口脈和人迎脈,測知陰陽的盛衰而加以調治,並循沿經絡按切,診察其凝澀與否,凝結不通的,身體會出現痛痺,嚴重的,則不能行走,所以知其血氣凝澀。血氣凝澀的,應導致其陽氣以溫通血脈,待到血脈和調,就停止這種治療。由於凝結,致使脈中鬱積,血不暢行,須開而通之才可使血暢行。所以說:上部之氣盛多有餘的,應導而使之下行;上部之氣不足的,應推而使之上揚;氣遲滯不至的,則應採用多種手法,迎之接之,使氣必至。必須明瞭經脈的通道,才能掌握好治療方法。寒與熱相爭,就應加以宣導而使氣血暢行;血有所蘊積而尚未凝結的,可從旁側取穴予以刺治。一定先要了解二十五種人的型別,辨別血氣盛衰及有餘不足的所在,或左側或右側,或上部或下部,取適當穴位予以刺治,那麼,針刺的法則就盡在其中了。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