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來,吃的東西豐富又豐富,真可謂應有盡有。但望著這些美味佳餚總是感慨萬分,浮想聯翩,忍不住回想當年,上山下鄉時那一次精美而別具一格的“盛宴。”
娟是我在學校宣傳隊認識的朋友,我的琴她的舞在全校聞名。她落戶在離我五十多公里一個公社,那天,她來到了我們生產隊,說是開養蠶推廣會路過這裡,順便來看看我。我驚喜過後,瞬間便轉換成“如何招待她”的憂愁了。那個年代除了清風明月不用錢買,什麼都在計劃,一個窮知青拿什麼招待呀!
她來到知青屋,我忙坐到鍋下燒茶,她搶過火剪夾起稻草,說:“我來吧!好久了,未聽到你的琴聲了。拉一曲吧!”我忙賣弄精神,從琴箱裡取出小提琴立即拉了一曲《梁祝》,她聽了連忙拍手:“好聽,漂亮,聽你拉琴,比吃什麼、喝什麼都開心呢!你別為招待我發愁!”
隔壁張二嫂送來幾個雞蛋,說:“難得來的稀客,實在拿不出什麼,蛋是家裡雞剛下的。”
想起我的自留地裡還有“得意傑作”,便拉著娟走出小屋。村莊裡,屋前、院內的梔子花、槐花全開了,花香沁人心脾,路過村口劉婆婆家,劉婆婆拉住娟,硬是摘了一大捧梔子花送給她,說花樣姑娘應戴好花,娟歡謝不止。來到菜園,只見我種的一塊瓢兒白菜綠茵茵,肥嫩嫩的長得歡,幾窩韭菜水靈靈的。我忙割下韭菜,砍了幾窩瓢兒白菜。
我帶著娟,又來到老隊長家,門大開著,無人。我在院門後取出一支釣竿,在米缸抓了一把米,在院裡找到一把鍬,到屋後挖了些紅蚯蚓,提上魚簍,找到村後一口荷葉塘。遠遠近近,布穀鳥、斑鳩、鷓鴣、畫眉交替啼鳴。天藍如水,四周靜謐,什麼地方還有蜜蜂嗡嗡吟吟。
我們坐在一棵槐蔭樹下,在荷葉間隙撒了把米,這釣竿是根原始的竹子,釣線粗,鉤子也特大,心想,“這樣一個水塘怕難有收穫。”真是的,那天釣運奇佳,走到塘邊.往水裡一看,簡直高興壞了。一群鯽魚板子,大約有幾十條.集體浮在水的表面,幾乎露出了青色的脊背,正旁若無人地游來游去。這種情況,被當地人說成是魚曬鱗。對不起了,可愛的鯽魚們,趁你們出來曬鱗,我要釣你們。我把魚漂摘下來,把包有魚餌的魚鉤直接放到了魚面前。鯽魚倒是不客氣,我清楚地看見,一條鯽魚一張嘴就把魚鉤吃進嘴裡。我眼疾手快,手腕一抖,往上一提,就把一條大鯽魚板子釣了上來。當我把一條鯽魚從魚的隊伍裡釣出來時,別的魚都有些出乎意料似的,一鬨而散。很快潛入水底。鯽魚的智力還是有問題,我剛把魚鉤從鯽魚嘴上取下來,那些鯽魚復又聚攏在一起,浮上來,繼續款款遊動。我如法炮製,很快又釣了一條上來。那天不到一小時功夫,我釣到了十幾條又白又肥的鯽魚,都在半斤上下。我告知娟秘密,這是老隊長家暗自放養的野魚塘,他家老少三代,在別處捉到的魚,全放在這,他讓我來的,別人不知道。娟一聽,忙將魚簍裡的魚,一條條放回塘,只留下兩條大的。
那天中午,一個鍋上,一個鍋下,幸福溢滿心胸。我與娟吃了一頓豐美異常的午餐,雖只三個菜,但足以稱宴!魚是用村裡自制的豆醬清蒸的,滿肚籽,麻辣蒜醬蔥花,味道奇鮮;雞蛋炒韭菜,那香味撲鼻;清水煮瓢兒白菜,顏色碧綠鮮嫩,口感極佳。三個菜,色,香,味全,說來慚愧,我意一口氣吃了四碗飯。飯後,娟說:“謝謝你的四菜一湯。”我說:“哪來這些?”她說:“劉婆婆的梔子花,也是一道菜。”飯後我拉琴娟跳舞,其樂融融。娟優美的舞姿向我展示,含情脈脈地盯著我,柔情地說道:“感謝你的款待,你的琴聲,你的盛情是人生的甘露、愛與美的清泉,勝過銀耳人參湯,我會永遠飲用它!”
一晃幾十年了,那頓盛宴美餐,始終珍存我的記憶中,勝過世上一切佳餚。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