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話龍之龍年由來

[ 民間故事 ]

龍是中國古代傳說中,龍更是權力、尊貴和榮耀的象徵。因此,龍年也被稱為“龍頭年”,意味著開始了一個新的週期,也象徵著新的開始和新的希望。

龍之所以成為十二生肖中的一員,也是存在各種各樣的傳說。

一是根據歷史漢武帝為了紀念自己的祖先,將龍年列為十二生肖之一。此後,龍年成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象徵,深受人們的喜愛和尊崇。

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龍是很神秘的。但是據已知的龍形象,不難看出,龍的身體是由各種動物的身體部分組成的。有蜈蚣須、蛇身、鯉鱗、鹿角、鷹爪、獅子的頭、鱷魚嘴……所以,人們認為龍其實是虛構的,是古代先民對於某種神獸的想象。

不可否認,在十二生肖中,龍是獨一無二的。傳說中,龍原本是沒有角的,生活在陸地上,能飛能跑,還識水性。

後來,天上要選十二個生肖,龍野心勃勃,不僅想當生肖之首,還要取代陸地上老虎的獸王之位。看看自己渾身上下,什麼都有了,唯獨差一對角,龍覺得自己很需要一對角來裝飾自己,讓自己看上去更加威風。這時候,蜈蚣就跑來跟龍說,雞有一對不錯的角,看上去很威風,龍自然就動了心思,想去跟雞借角。

當時,雞也想當十二生肖,自己的角加上自己的大尾巴,多麼漂亮多麼威風啊!所以,當雞聽說龍要借自己的角,說什麼都不同意。龍一見雞不同意,就急了,對天發誓道:“雞大哥,我向天發誓,我只是借你的角一用,用完立刻還給你。如果我不還你的角,我回到陸地上馬上就死。”

蜈蚣也在一旁做擔保,對雞說:“雞大哥,如果龍大哥不還你的角,你就一口把我吃掉,我絕無怨言。”雞見龍如此說,還有蜈蚣作保,便同意把角借給了龍。

龍和虎一起到了天上,玉帝見龍和虎都十分威風,便下令龍虎都作獸王,虎為陸地百獸之王,龍是水中水族之王。虎既然可以當屬相,龍也可以成為屬相,只不過排名得在虎的後面。如此這般,龍和虎皆大歡喜,告辭玉帝回到凡間。

回到陸地之後,龍心裡打起了小九九,想:如果我把角還給雞,就沒有如此威風了,那些水族們見了我,能聽我的命令嗎?於是,它打定主意,決定不還雞的角,但想起自己之前對雞說的誓言,說回到陸地就要歸還角,於是它一頭扎進水裡,再也不上陸地了。

龍失信了,沒有按照之前所說的歸還角,雞大哥氣急敗壞,只能去啄蜈蚣。從此,雞就是蜈蚣的天敵,見到蜈蚣就啄。

這就是龍年傳說的由來。當然,有關龍的傳說還有很多。李東陽在《懷麓堂集》裡寫過“龍生九子”,分別是長子囚牛、次子睚眥、三子嘲風、四子蒲牢、五子狻猊、六子霸下、七子狴犴、八子負屓、九子螭吻。其實,九是概數,數得上的就有十多個,如饕餮、椒圖就沒提到。饕餮老也吃不飽,椒圖是大門上掛門環的;霸下與贔屓似乎是一回事;馱墓碑的贔屓,在李東陽眼裡成了龍紋,而碑座獸竟是霸下了。還有,嘲風和螭吻都在房頂上。但不管怎麼說,這九個或十多個太子爺還是有些凡人相,各有所好,各有性情,各有缺點,各有所司。

補充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