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斷死豬案

[ 民間故事 ]

清朝末年,江南橫縣。徐知縣走馬上任不久,即遇上一樁仔豬被獨輪車撞死的官司。

這天辰時,一群人推搡一位中年男子來到縣衙門前,還有一人懷抱著渾身沾滿血塊的仔豬。

徐知縣升堂,衙役喊一聲“威武”後,一拍驚堂木,衙內一時肅靜下來。徐知縣威嚴地說:“為何抱著死仔豬來鬧公堂?快快從實說來。”

抱死仔豬的男人用手抹一下紅腫的眼睛,哭嚷著說:“稟告老爺,我東借西借,湊了二兩銀子,買來這隻仔豬。本是想餵它大了,下一窩又一窩小豬,好換點銀兩給兒子娶親。今天早上,這個外地生意人,卻把我的仔豬撞死了,還不肯賠償。好在有鄉親鄰居幫忙,才把他扭來見官府。老爺英明,您要為民做主啊!”

徐知縣瞧瞧被大家推搡的中年人,心下思忖:這人怎麼看著有點面熟呢?對了,這人不就是推著獨輪車走街串巷,吆喝著“賣陶罐”的徐姓老鄉嗎?幾年前,這個老鄉還救助過徐知縣摔倒的老父親。老父親一早出門,不想被枯樹枝絆倒,掙扎好久也起不來。這個起早推車賣陶罐的徐老鄉,正好經過,看見地上的老人,連忙把老人家扶起來,問清情況後,送老人回了家。眼下,這個身上打滿補丁的老鄉,諒他也拿不出二兩銀子來賠償。老鄉逢老鄉,徐知縣多多少少萌生了惻隱之心,主意也就有了。

聽了豬主人的話,徐知縣眨眨眼,厲聲對推車人說:“你是眼瞎了嗎?把車推到人家豬圈裡去,撞死了人家仔豬,還想不賠錢?大膽刁民,先來笞刑二十下!”

推車男子一聽,“咚”的一聲跪在地上,大聲哭訴:“老爺饒命啊!老爺,今天城裡逢墟日,我從老家推了一車陶罐,路上好好走著。突然,聽到一聲狗叫,從路邊躥出一頭小豬,飛快跑來撞翻了我的車,車上的陶罐碎了一地。老爺,這些陶罐,那可是我從窯廠賒賬來的。老爺,不是我的車推到他豬圈裡去的,是他的豬受了惡狗的驚嚇,突然跑出來撞了我的車啊!老爺,您要明斷是非啊!”

徐知縣略一遲疑,轉而看著豬主人說:“豬主人,你聽好!雞有籠,豬有圈,你平白無故地把豬放出來亂跑,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你的豬受了驚嚇,自己慌不擇路撞了人家的車,還撞碎了陶罐。作為豬的主人,你該承擔……”徐知縣邊說,邊伸手去拿驚堂木。這時,只聽一旁的師爺咳嗽了一聲,乜斜了徐知縣一眼。徐知縣伸出的手慢慢收回。師爺走到徐知縣近前,低下頭,伸出右手護住半邊臉,嘴巴靠近徐知縣耳邊,輕輕地說:“大老爺有所不知。這個抱豬的人,親戚在府裡做著大官呢。您萬萬得罪不得!”

徐知縣一時難辦:自己初來乍到,如果貿然行事,一旦得罪上司,輕者升遷無望,重者革職查辦,落個聲名狼藉,貽笑後人。想到此,徐知縣暗自慶幸師爺及時提醒,否則,自己以後怎麼死的,還不知道呢!不過,一邊是老鄉恩人,一邊是高官親戚,案子該如何了斷呢?

徐知縣也算是見過世面的,稍作思考後,就又挺了挺腰身,提高了聲音說:“都聽好,路是大家修的,牛馬可以行走,豬狗當然也可以溜達。本官聽明白了,因狗吠攆豬,豬受了狗的驚嚇,撞翻了推車人的陶罐,自己也撞死了。冤有頭,債有主。本官責令師爺,即日起協助豬的主人在三日內找到狗與它的主人,找到狗主人後再行斷案。三日內,推車人不得離開縣城,聽候差遣。退堂!”話音剛落,驚堂木也“啪”的一聲落下。

補充糾錯
上一篇: 西門客棧
下一篇: 雪日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