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記藥鋪

[ 民間故事 ]

劉記藥鋪是城裡的老字號,近年來,劉掌櫃年事已高,不得不考慮身後事:長子劉仁幹練謙和,次子劉義心細精明,對於醫理藥道所學,兩個兒子更難分出上下。

這一年,又到了採購藥材的時候。藥鋪有個姓高的坐堂先生,兼顧採買,往年都是他隨劉掌櫃一道同去,而這次劉掌櫃卻讓高先生轉告兩位少爺,讓他們準備好同行。高先生是個人精,察覺出劉掌櫃八成是要選接班人,於是在傳話的時候,除了告訴兩位少爺注意一些出行細節,還話裡話外提醒他們要打起精神。

一行四人南下到了亳州,購買了大量藥材,他們稍作休息便踏上歸途。這日行到化陽縣城,眼看天色已晚,便找了家客棧投宿。

哪想到,第二天剛一起床,四人便都感覺渾身上下燥熱異常,瘙癢難耐,而且每人身上還都長出一大片紅色的痘子。即使劉掌櫃跟高先生見多識廣,此時也是面面相覷。劉掌櫃忙叫來店小二,向他詢問這是什麼病。

店小二苦著臉說:“你們倒黴,遇上了時疫,本地人管它叫‘紅痘瘡。每年初夏之際,本地都會流行這種怪病,幾乎無人能免。”

劉掌櫃問:“像這種惡疾,可有解法?”店小二說:“這是多年頑疾,發作時無藥可解,好在這種病不傷及性命,但奇癢無比,多有人因此抓傷面板,留下疤痕難以去除。”

劉掌櫃打發走店小二,莊重地說:“這惡疾雖然兇險,但未必無法可治。我等既精通岐黃之術,自當竭力化解這場災厄。”

當下四人商議停當,便兵分兩路,力爭儘快找出治療紅痘瘡的藥方。

第二天,劉掌櫃跟次子劉義一組,高先生跟劉仁一組同時出發。劉義年輕氣盛,卻一時不知該從何處著手,劉掌櫃開導道:“此惡疾尚無相關病理記載,若要化解,必先知其毒性出處,否則只能做無用功。”

劉義思索半晌,道:“依孩兒看,患者的症狀有輕有重,應該跟病源接觸有關,我們不如去那些重症患區細查尋源。”

劉掌櫃微笑點頭:“孺子可教!”

大半天跑下來,父子兩人確定西城根一帶病情最為嚴重。這裡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奇特的香味,一般人聞不出來,卻瞞不過劉掌櫃的鼻子,他激動起來:“這香味聞起來不善,很有可能便是病源所在,快點把它找出來。”

這下劉義有點犯難,這片地方的花草種類多,其中還有些他不認識的,到底該怎麼鑑別?看到兒子犯難,劉掌櫃微笑道:“義兒,前人所著醫書藥理,無非是比別人多了些親身經歷而已。”

劉掌櫃說著採下一朵花瓣,將花粉灑在手臂上。劉義趕緊照著父親的樣子去做,將一些花粉、草籽往身上塗抹。試了半晌,劉掌櫃察覺出有種花粉似乎對身體格外刺激,正要再試,劉義急忙搶前一步說:“讓孩兒來。”

果然,這種花的粉末塗在身上,周身上下很快就泛起紅色痘粒,奇癢襲遍全身。劉義身上難受,心裡卻很高興,終於找到了病源,這番苦沒有白受。劉掌櫃也很欣慰:“今天咱們知道了病源,就不愁配不出藥方。走,咱們回去。”

父子回到客棧,高先生和劉仁早就等候多時。當晚等到兩個兒子睡去,劉掌櫃把高先生叫進屋裡,悄聲詢問他跟劉仁這一天的行蹤。

高掌櫃苦著臉說:“我跟大少爺出門不到半日,他就吵著太辛苦,非要回客棧休息。他還硬塞給我一些銅錢,讓我在您面前別說實話。”

高掌櫃拿出那些銅錢放在桌上,拱拱手退出去了。劉掌櫃嘆口氣說:“一棵樹上的果子,也終究是有酸有甜。”

補充糾錯
上一篇: 楊大郎斷指
下一篇: 兩隻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