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接財神

[ 民間故事 ]

浙江寧海人接財神,和別的地方有點不一樣,其他很多地方都是在正月初五接財神,相傳是財神爺范蠡的生日,可是在寧海,家家都是正月初一接財神,這裡還有個傳說。

據說范蠡因為三次發財又三次散財,深受老百姓愛戴,成神後被玉帝封為財神。他曾經在寧海上金谷住過很久,所以對這一帶老百姓十分照顧。寧海的灶王爺知道這一點,所以有個大事小情的,經常上天宮找范蠡幫忙。

這一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寧海的灶王爺上天彙報的日子,他上了凌霄寶殿,向玉帝報告完,特意加了一句,說寧海一戶人家有個閨女,名叫石家女,是個孝女,她老母親病得就快嚥氣了,但是沒錢醫治,石家女乾著急沒辦法,說老母一旦病死,她也不活了。

眼看就是兩條人命,灶王爺問玉帝能不能發發善心,救濟一下。

玉帝聽完眯縫著眼說:“知道了,退下。”他心裡暗想:天底下窮人多了,我管得過來嗎?這個灶王爺真是吃飽了撐的!

灶王爺見玉帝不想管,就跑到財神宮找范蠡。他說明來意,范蠡有心幫忙,可天宮有規矩,如果沒有玉帝差遣,每年只有正月初五才能下凡。他只好對灶王爺說:“你先回去吧,離正月初五也沒幾天了,我會去石家看看的。”

灶王爺走後,范蠡就惦記上石家女了,有事沒事就睜開天眼,看看她家的情況。他對寧海有感情啊,不但住過很長時間,還得到過很多鄉鄰的幫助。大年初一這天,他就發現,石家女的母親有點撐不住了,別說初五,初二都夠嗆!石家女哭慘了,看樣子也活不久。這可咋辦?范蠡決定,提前下凡!

就這樣,范蠡正月初一就下凡來到寧海,到了石家女家,留下一錠金元寶,又給其他一些窮人家散了錢財,才返回天宮。

有句老話說得好,有錢好辦事,石家女請來最好的郎中,用最好的藥,終於把老母親救過來了。見母親沒大礙了,她買來一些必不可少的傢俱,還有好多好吃的,開始正兒八經過年。

這一幕,都被站在灶臺上的灶王爺看在眼裡,心說財神爺真是心地善良,為救窮人違反天規,這事兒不能藏著掖著,要告訴老百姓,他就託夢給大家,說了這件事。老百姓一覺醒來,才知道這都是財神爺范蠡的功勞,就去財神廟裡祭拜。偏偏因為祭拜的人太多,這事兒就壞了。

財神廟不遠,有個土地廟,十分矮小,裡面供奉著土地公公。他這個神,什麼都好,就是有點小心眼,聽到大家的祭拜聲,就想:你灶王爺和財神爺,一個在灶臺上吃香的喝辣的,一個享受這麼多人間香火,還不知足,還冒犯天規從中撈好處,我老老實實在廟裡蹲一年,連個祭品都撈不到,不行,我要去天庭告御狀!

土地爺上了天,就把財神爺和灶王爺告了。玉帝一聽,心裡自然很不高興,就問范蠡有沒有這事。范蠡連連搖頭,否認說:“沒有,絕對沒有!”

本來這事兒,玉帝就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查了。畢竟即使是神仙,也需要花錢,也離不了財神,不是說錢能通神嘛。可是土地咬著不放,他想了想,對玉帝說:“玉帝啊,您親眼去寧海看看,當地的人都很富裕,尤其是那個石家女,不但治好了她老孃的病,還天天大魚大肉!”

玉帝決定私訪一番,就帶上范蠡,由土地公公帶著下凡了。

到了寧海地面,玉帝變成一個白面無鬚的文人,范蠡變成一個滿面紅光的商賈,土地公公變成個白鬍子老頭,就這麼走在街道上。這一天是正月十四,兩邊的店鋪張燈結綵,看得出家家都比較富裕。

沒走幾步,就見迎面來了個黑麵大漢,倒頭就拜:“小神迎接來遲,恕罪。”誰啊?正是灶王爺。玉帝心裡直納悶,沒通知他啊,就問:“你怎麼知道我要來?”

灶王爺說:“卑職看見彩霞滿天,必有聖尊下凡,故此出來迎接。”玉帝聽了很高興,說了聲:“頭前帶路。”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御廚傳奇
下一篇: 兔子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