蟈蟈有毒

[ 民間故事 ]

有一年,京城鬥蟈蟈的風氣盛行。藉著這股風氣,附近沙河縣的吳桐發了家,他養的蟈蟈受到王公大臣的追捧,他也由此巧取豪奪了不少產業。不過,隨著養蟈蟈的人越來越多,吳桐的蟈蟈生意越來越差,其他搶來的產業也都生意慘淡。他性格狹隘,認為百姓是瞧不起他養蟈蟈的出身,才不願光顧他的生意,不禁恨得咬牙切齒。

這年秋天,管家沈福來報,說縣衙糧庫準備收購一批糧食。吳桐想起自家的糧食賣不出去,立刻讓沈福備轎,親自去找胡知縣。

到了縣衙,吳桐說明來意後,胡知縣冷哼一聲道:“別當我不知道,你那些糧食放了很久,不是蟲蛀就是黴變。朝廷設官倉以備天災戰亂,怎能採購劣等糧食?”說罷,他便端茶送客了  。

吳桐十分難堪,知道胡知縣是故意輕慢他。之前,胡知縣想走京城大員的門路,讓他調教幾隻好蟈蟈,只可惜他的蟈蟈都沒入上官的眼。吳桐一肚子火不敢發,只好大罵沈福來洩憤。

過了幾日,吳桐讓沈福趁著尚未入冬,將暖閣擴大兩倍。所謂暖閣,是專門用來在冬天養蟈蟈的地方,配有炭火,保暖通風。按說暖閣成本較高,而那些拔尖的蟈蟈需放入葫蘆揣在人懷裡過冬,因此暖閣的規模不會太大。對吳桐這一反常的安排,沈福有些不解。

接著,吳桐又讓沈福把那些不掙錢的買賣都轉讓了,只留幾家糧鋪,用換來的錢大量收購稻米。沈福猜想吳桐是要把身家都壓在糧食生意上,便提醒道:“老爺,咱們囤的米都賣不出去,再收只怕要虧本……”吳桐不耐煩地擺擺手,讓他只管去做。

轉眼到了來年春天,吳桐找到胡知縣,說自己新調教了一隻特別的蟈蟈,請他去看。胡知縣將信將疑地來到吳府,徑直去了養蟈蟈的暖閣,只見偌大的暖閣裡掛著十餘隻小巧的蟈蟈籠。他看了看籠中的蟈蟈,直言品相一般。他看暖閣中還有幾隻用布蓋著的大籠子,隨手一掀,卻嚇了一跳,裡面黑壓壓一片,竟都是螞蚱。

吳桐忙道:“都是蟈蟈的吃食。”胡知縣想起來了,給蟈蟈喂螞蚱等活物,可以保持蟈蟈好勇鬥狠的野性。這時,吳桐揮手叫過幾名少女,讓她們各自從懷裡掏出兩個葫蘆。開啟後,裡面都是肚大腰圓、油光發亮的大蟈蟈。吳桐取出其中一隻,又捉來一隻大螞蚱,一起放入瓷盆。那蟈蟈幾下便將螞蚱撕了個粉碎。

胡知縣捻著鬍鬚道:“這蟈蟈有點意思,不過到了京城,恐難拔尖。”吳桐不敢反駁,又從懷裡掏出個葫蘆來,將裡面的蟈蟈倒入瓷盆,接著拿一張細網蓋住盆口,似是怕蟈蟈飛出。

胡知縣見那蟈蟈翠綠中夾雜白斑,雙翅格外修長。他從未見過這樣的蟈蟈,但看它體形不大,恐怕不堪一擊,不由皺眉。

此時,瓷盆裡原先的那隻蟈蟈聽到動靜,拋下吃了一半的螞蚱跳了過來。兩隻蟈蟈一靠近,體形差距更加明顯。眼看翠綠蟈蟈就要被壓制,它卻一扇雙翅,瞬間飛到大蟈蟈身後,迅速咬了一口。不過,那傷口細小,大蟈蟈似乎不疼不癢,轉身繼續追逐,好在翠綠蟈蟈非常靈活,大蟈蟈始終追不上。幾個回合後,大蟈蟈的動作慢了下來,兩腿一蹬,再也不動。

吳桐又叫人抱過一隻公雞,將雞冠子伸入盆中,翠綠蟈蟈雙翅一扇,飛上去就咬。又過一會兒,公雞身體一癱,竟也死了。“這蟈蟈有毒!”胡知縣驚呼一聲,又不解地問,“按說蟈蟈天生無毒,這翠綠蟈蟈為何有毒?”

吳桐拿出一個小瓶,掏出些黑色的泥狀物,邊喂那蟈蟈邊解釋道:“這種蟈蟈產自南方密林,叫‘螽斯羽,雖天生無毒,但我從古書上找到個法子,可將牛肝、青豆加上蠍子、蜈蚣等毒蟲曬乾磨成粉,和上清水餵養調教,能讓其慢慢具有毒性。只是此法耗費時日和精力,我雖找到數枚’螽斯羽之卵,但整整一個冬天也才調教成一隻,就請胡大人呈送上官。”

胡知縣不禁喜上眉梢,再過一個多月,便是吏部尚書李大人的壽辰,他打算將這隻新奇的蟈蟈送去,打通門路,好升官發財。

補充糾錯
上一篇: 尋找寶石
下一篇: 狀元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