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花燈

[ 民間故事 ]

相傳,正月十五鬧花燈是從唐代開始的。盛唐時期,朝廷清正,黎民百姓安居樂業。一年的除夕,長安城裡家家戶戶送舊迎新,貼上了門聯,燒香叩拜,以此感激朝廷和玉帝。

一天,有個老先生寫門聯。上聯:“玉皇大帝濟黎民”,不料,上聯被風一吹,疊起來了。玉字右下方的一點疊印在了一橫右上方。恰好玉皇大帝巡視凡間,看到了“玉皇犬帝”四個大字,大發雷霆:“吾千方百計接濟凡間黎民百姓,長安城內竟有此等謾罵對聯!”當即令火神於正月十五放火,焚燬長安城。

正在一旁的雨神聽到,大吃一驚。他想,玉帝這個旨令也太過火了。不過,天帝的旨意是不可違背的。我得先下到凡間,通個信,叫長安城的黎民百姓提早避一避。

雨神下到凡間,裝扮成一個老者來到城裡,碰見一個人就講:“你們趕快搬家吧!長安城要遭天火燒哩!”很多老者覺得肯定有緣故,把雨神請到家裡來問究竟。雨神把事情原委一五一十說了。他說,“正月初六日這天火神一定要先下長安城檢視放火地點的。這天,叫長安城內家家戶戶宴請他,請他手下留情如何?”說完,不見了影子。

正月初六清早,果然有個紅臉紅須全身紅甲的人來到長安城。百姓一見到他,你扯我拉,爭相拉他到家裡做客。東南西北街上的老者也都來相陪。酒席上,火神說:“各位老者,我本是天上的火神,玉帝老子命我正月初八開始放火燒燬長安城。今天,我特地先來看一下,從何處發火為好。我從東門到南門,從南門轉西門,又從西門到北門和城中,覺得長安城裡百姓個個蠻熱情,心腸好,絕不是欺罵天庭之徒。我實在不忍心將一個好端端的長安城燒掉。不過,玉帝旨意是不能違抗的。”老者們紛紛請他出個主意,想個辦法躲過這場災難。

火神想了好一陣道:“辦法倒有一個。”火神如此這般地交代了一番。臨走時又再三囑咐:“十五那天晚上燈火要旺一點啊,說不定玉帝要親自檢視呢!”說罷,徑自上天庭去了。

正月初八晚上,長安城裡大街小巷,各家各戶門前掛起了紅燈,男女老少舉著紙紮的燈,點著蠟燭,敲鑼打鼓,銃炮掀天,一齊湧向街頭。

正月十五晚上,長安城裡大燈小燈數不清,燈光映紅了半邊天。銃炮鑼鼓聲衝雲霄。人們的吶喊聲震動了天庭。這時,玉帝帶著火神雨神開啟南天門俯視了一陣,便說:“燒得好!”深夜,長安城裡仍紅燈閃耀,銃炮聲,吶喊聲,還在繼續。這時玉帝獨個兒來南天門巡視一番,覺得長安城確實大,從正月初八燒到十五日晚上,一連燒了整整八天八夜,還沒燒光,燒掉房屋不計其數,燒死黎民一定很多,頓生憐憫之心,便命令火神收火,命雨神布雨。

從此,長安城裡每年從正月初八日起,家家戶戶張燈,燃放銃炮,繼續到十五日止,一直沿襲下來了。元燒(宵)節這天,一般都要下雨,那就是雨神在布雨熄火的緣故。

補充糾錯
下一篇: 弘治舊事